2022 (26)
名曲Concierto de Aranjuez(阿蘭胡埃斯協奏曲)非常契合當下的心情,疫情仍沒有完全被控製住,疫苗開始接種,希望和憂愁並存。盡管對這首協奏曲,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在作曲家(Joaquin-Rodrigo.com)的網站上,介紹了這首作品的真正由來【1】,一種“靈感“和當時(特別西班牙)社會環境相交織(1938-1939年)。回到當下(2020-2021),如果對這音樂產生某種情感上的特別共鳴,可能就不那麽奇怪了。
作曲家Joaquin Rodrigo本人這樣談起“靈感”的,他說:“靈感是努力的結果,但常常僅曇花一現。的確,它存在,卻並不如希望的那樣,會經常出現。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得不尋找它,而且需持之以恒。“
不僅音樂靈感如此,其他靈感亦然。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靈感”絕對不是線性的,而是非線性的,一個不起眼的事情,比如一次在回法國的旅途中,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 (San Sebastián)的朋友午餐聚會,不錯的葡萄酒,遇到 Joaquin Rodrigo,就可以激發出流芳千古的阿蘭胡埃斯協奏曲。但仍然不足以解釋作曲家所說的:“...尋找它“。
何處尋?又能否找到?的確,很難以成敗論靈感,文者有時“文人相輕”,武者“不打不相識”,一個隻因沒有你服我服的輸贏“界定”,另一個則相反,不是你趴下,就是我還站著,或都趴下,或都站著,倒也讓人心服口服,但這些都和“靈感”無關。如作曲家所說:“生活中,不可能事事總是第一,我唯一的渴望是做一個更好的Joaquin Rodrigo。” 顯然,作曲家所認可的“尋找它”,其實,來源於孜孜不倦的自我修行之中,可遇可求。
圖片來源於【1】
【1】https://www.joaquin-rodrigo.com/index.php/en/concierto-de-aranjuez-2/genesis-del-concierto
————-
http://digit.chinacampus.org:909/detail?record=24401&ChannelID=202&randno=5701&resultid=17470
孤獨的旅人跋涉在大漠。
飄零的異鄉人跋涉在大漠。
多情的戀人跋涉在大漠。
孤獨的旅人跋涉在大漠。
飄零的異鄉人跋涉在大漠。
多情的戀人跋涉在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