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求不高,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般會買個all-in-one(整體)的卡拉OK機,如ion audio block rocker plus,時不時地K歌,其樂融融。但對要求更高一點的人來講,不僅自彈自唱還希望錄製音質清晰的歌聲,在網絡上與人分享,同時兼顧聽聽音質不錯的音樂,會很快發現這種一體化的卡拉OK比較初級,讓自娛自樂的“滿足感”大大降低。因此,DIY自己的多用途的卡拉OK機不失為一種不錯解決方案。
於是,自己嚐試組裝一個,目標是:它既可以用來唱歌,又可以聽音樂,音質要有一定的保證[1],而且能夠連接至少兩個電子樂器(電子鋼琴/電吉他,自彈自唱用),不同聲音信號能夠混合輸出到電腦上錄音及後期製作,整體構成一個微型家庭音樂室(home studio )雛形 。同時,音響組件還要自成體係,能夠兼顧時不時的移動性要求,如郊遊,party,廣場舞(?),而且隨車攜帶方便,可以玩震車。
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組件很多,組合方案會帶有某種個性色彩和個人偏愛,費用也是一個考慮的因素,取決於個人要求。下麵方案僅僅提供一個參考,它滿足了自己設定的目標。但無論選擇什麽樣的配件,基本的思路應該都是一樣的,盡可能避免一體化的東西(all-in-one)。下麵這些部件都有標準化的接口,彼此之間可以互相連接,係統的搭建簡單到和孩子們的積木玩具差不多,仿佛又一次重回少年。
下單采購的組件,
(1) 簡單音響:強調功率和外觀,選擇Ion Audio Road Warrior $249.99
(2) 頻率均衡器(EQ): Behringer MINIFQB FBQ800 $69.99
(3) 動態麥克風:Behringer XM8500 $19.99
(4)混合器(或者合成器):Alto Professional ZMX52 Mixer $47.95
(5) USB界麵接口:Behringer Audio Interface UM2 $29.85 或者 Behringer U-Control UCA202 Audio Interface $29.00
(6) 藍牙接受/發射器:Tao Tronics Bluetooth 5.0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30.99
(7) 連接電線和轉換接頭若幹 $60.00
共計:~$500
下麵作進一步說明:
(1)音箱:音樂通過 Ion Audio Road Warrior(雙聲道)輸出的,它自帶充電電池,可以攜帶外出遊玩。其外觀看起來很Man, 實在,方正,沉穩,一般力氣小的人搬動它會感覺有點費勁。紅色的裝飾LED燈讓音響顯得非常性感,它可從隨音樂節拍閃動,但可開可關,因為聽著古典音樂,閃著紅色的燈,是不是有點奇怪的感覺?它音量也不小,10”低音揚聲器兩個,再加上一對小高音喇叭,號稱“峰值功率”達500瓦,震車問題不大。看其外表能夠給足麵子,但“開口”顯得內涵不足,聲音且有些“糙”,低音有餘,高音不足,缺乏細節。因為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因此Ion Audio 需要調教,不是說“好男都是調教出來的嗎?” 好女何嚐不是如此?
(2) 頻率均衡器(equilizer)[2]: 它是調音必不可少的神器,Behringer MINIFBQ FBQ800頻率均衡器是一款不錯的選擇,有9個頻率段,通過它可以補償Ion Audio 高音的不足,同時抑製多餘的低頻聲音,可調範圍在-12dB ~ 12dB(相當於降低或者增加16倍左右的輸出功率)。另外,它還有一個功能按鍵,可以把低頻噪音(<70HZ)過慮了。這個很不錯,因為低頻噪音是音響的大敵,沉悶乏味的聲音就是因為它。低頻噪音還通過房屋的來回反射,可能產生倍頻駐波。通過頻率調控,聲音變得清澈了,仿佛一個“渣”有了一點所謂“成功者”的模樣,讓Ion Audio 耳目一新。FBQ800還自帶頻率反饋功能,通過調節杆上的LED燈量度提示哪個頻率段強度過大,需要調整,自己試了一下,它靈敏度不夠,或許用處不大,還不如用手機裏的app,直接觀測Ion Audio 發出的聲音頻率分布和強弱變化情況,從而幫助獲得比較準確的頻率補償需求。比如,用作為音源的iPad裏的app(Frequency)產生單一頻率的聲音,如8kHZ,然後用手機裏的app(spectrum-eye)測量音響發出的同一頻率信號強度(dB值),發現原生Ion Audiod 在頻率6k ~ 10k HZ 範圍比較弱,也是說,如果沒有頻率補償,音樂聽起來會比較沉悶(另外一個原因),可能久而久之聽的人也“沉悶”起來了。這頻段(6k ~ 10k HZ)常常帶來的就是“明亮”(brilliant)的聽覺[4]。還有一點補充,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輸入聲音源要多大(強)合適,也不一定清楚輸出端的情況,Behringer FBQ800自帶一個監測表(meter),它用兩排LED燈直觀地顯示雙聲道輸入或者輸出信號的強度,並能夠加以控製,從而避免了輸入/輸出信號過頭引起的聲音失真。當然僅僅有EQ還不夠,雖然麥克風可以直接接在Ion Audio上,且可以獨立調節音量,但效果並不十分地好,即使調到最大音量,麥克風的聲音仍顯不足,常常為了聽清楚歌者的歌聲,不得不降低背景音樂的聲量,這是個硬傷,而且缺乏獨立監聽耳機插孔。如果沒有耳機監聽,自己還真不容易聽清楚自己唱的如何,成了所謂的盲唱了。所以還需要一個混合器(Mixer),以便獲得更好麥克風輸出。同時兼顧連接其他電子樂器,如電子鼓,電子琴等等,可謂一舉兩得。
(3) 混合器(mixer: 合成器?):市麵有很多選擇,ALTO ZMX52評價不錯,手感和外觀很專業,部分外殼是金屬的,比起Behringer 的同類產品(塑料外殼)要顯得厚重。麥克風,電子琴等,還有其他聲音源(藍牙手機音樂輸入等等)可以通過ALTO混合然後輸出給頻率均衡器,然後經過調控送到Ion Audio播放出來。由於混合器帶麥克風接口且有預放大功能,和高、低頻聲音(EQ)補償功能,歌唱聲變得可以適當調節。自彈自唱更不用說了,非常方便。
(4) 藍牙連接器,:由於ALTO ZMX52不帶藍牙連接,雖然可以直接用電線,通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耳機孔等等連接起來,仍然不如無線連接方便,因此隻要加個藍牙連接器即可(如Tao Tronics Bluetooth )。音樂可以通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裏的音樂源無線傳輸給混合器(ALTO)裏。
(5)USB Interface 界麵連接器:它的功能就是,如果需要連接電腦,對我們的吹拉彈唱進行高質量錄音或者後期製作處理,還需要這樣一個USB (interface)連接器,如Behringer U-control UCA202 或者Behring Audio Interface UM2 ,兩個稍微有點不一樣,前者功能純粹,後者還支持一個電子樂器的連接和Condenser 麥克風話筒連接(professional condenser microphone,它需要的48伏電源支持),另外,UM2也可以單獨使用(如僅僅自彈自唱加電腦錄音),所以兩個都買了,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之一和其他部件進行組合。(注:麥克風基本上分成兩類別:dynamic (動態)和condenser(電容)麥克風,前者低音段比較好,且指向性好,受到周圍聲音的影響低,所以演唱會一般使用它;而後者則高音部分不錯,有的指向性差些,周圍環境安靜為好,所以音樂室常用它)
各種聲音源通過USB界麵輸出到並儲存在電腦裏,同時通過混合器上耳機接口監聽自己的歌聲和伴唱音樂。網絡上有很多音樂軟件(稱為DAW=A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3],功能強大而且有些是免費的,如,Audacity – (100%免費)[5]。對非專業音樂愛好者來說,這個免費軟件的功能夠用了。
最後,附上自己跟唱的“往後餘生” — 測試了一下係統。一是才開始學唱歌,底氣明顯不足,繼續努力;二是正在學習軟件的使用,希望通過後期製作,可以彌補先天不足。見笑了,多多包涵、指教。 謝謝!(注:跟唱音樂來自YouTube王貳浪( cover 馬良)。
整個係統(Home Studio)如圖所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