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貓咪的描寫

(2023-08-26 06:41:51) 下一個

村上春樹寫道:像貓一樣,帶著信念開始你自己的冒險。如果你能為此花上一生,也算是幸福的了。”  自己照顧兩貓咪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一長,是否會有如此的感歎呢?

 

當開始接觸、了解貓咪的時候,貓咪也在觀察、了解我們。貓咪可謂活在當下的一個典型,比如,分開一段時間後,貓咪還認識以前的主人才怪呢!甚至貓咪看見站在窗外的你,一副驚恐的表情,奇怪你為什麽站在窗外,換個地方就顯陌生了?狗狗不會這樣。貓咪依賴性和獨立性並存,既喜歡新奇的東西,躺無定處,但又保持一定的飲食、睡眠等習慣。規律和隨性集於一身,俺非常喜歡的這一點。

 

的確,還沒有遇到過貓咪發脾氣的時候,但會表達情緒,比如貓咪不願意被打擾時,會甩頭並嚴肅地瞪著你,如果你的手繼續撫摸,貓咪直接輕輕送上一口,我們可能本能地打住片刻、收手,接著捂起拳頭,慢慢靠近貓咪,貓咪又會輕輕用頭頂你-下,然後輕輕舔你的手,輕重很有分寸,表示和解了。貓咪從來不掩自己的喜怒哀樂,以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來。俺家的貓咪幾乎所有的吃喝拉撒都是俺照顧,但貓咪對其他家人從來不厚此薄彼,一樣的親近黏人,讓人感到有些意外。

 

貓咪對環境溫度、噪音、味道等等都十分敏感,有些文青的特質。如果有一天,貓咪偷偷離開了家,是對這個家已經不再眷戀?或許貓咪並非薄情,可能隻是為心裏的詩和遠方。

因此,很多文人墨客喜歡貓咪有其原因。陸遊的詩"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豐子愷的話貓的可愛,是群眾意見。能化岑寂為熱鬧,變枯燥為生趣,轉懊惱為歡笑,能助人親善,教人團結。”   徐悲鴻贈徐誌摩的《貓》畫題跋中更是開句:誌摩多所戀愛,今乃及貓。”  他用了《詩經·小雅·斯幹》中的一句,此誌摩非彼誌摩,有些幽默,於是想起弗裏德裏希·尼采曾經說過的話:幽默隻是問心無愧的幸災樂禍。“Humor is just Schadenfreude with a clear conscience.”

 

不難找更多的文人墨客喜愛貓的例子,其中,不得不再次提到村上春樹,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養過一年的貓,俺是很難理解他筆下對貓的精彩描寫,俺非常喜歡並收集如下:

 

貓薄情,不知回報,無論人類如何寵愛它們,為它們鞍前馬後地忙碌,它們想要走的時候,都不會有任何猶豫。當然也有人喜歡這種性格,我就是其中之一。

 

 

 

貓靈巧而睿智,深諳與人共生之道,狗可沒那麽聰明——我這麽說,恐怕會遭到愛狗者的批判吧? 

 

看到陌生人就叫,這是狗的天性,但貓不是。貓以是否合自己的心意為選擇的標準。而且很奇怪,它們似乎更願意與那些被狗吠叫的人做朋友。

 

 我每每走夜路,都會被狗吠叫。

 

有人說,狗親近人,而貓親近地。

 

貓也會撒嬌,當它們覺得寂寞時,就會爬上主人的膝蓋,或跳上攤開的報紙,隨意那麽一坐,千嬌百媚。但它們絕不會像狗那樣又搖尾巴又吐舌頭來討好人類。

 

咕嚕咕嚕,低吟的貓,讓人類沒有絲毫道德上的防備,那靜謐的音樂,是世界上最快樂的所在。

 

 

貓愛睡懶覺,醒著的時候也是睡眼惺忪的,所以那些懶惰的人都被稱作懶貓。但貓毫不介意人們怎麽評價自己。它們隨心所欲,特立獨行。

 

看到貓占領我的椅子,伸長身體睡大覺,我就忍不住感慨貓深不可測的智慧。貓決定睡在我的椅子上,可能是因為它們覺得我是一家之主。這是貓特有的方式——篡奪主人的椅子,悠然自得地睡覺。

 

我在家中的權利就在它們睡覺的時候一點一點喪失了。

 

波德萊爾說,從貓的眼睛裏可以讀取時間。

 

光的細微變化,都能在貓的眼睛裏得到體現。我常用手指翻開貓的眼皮。手指廈門的綠色瞳孔,像宇宙一般發出永恒的光芒。不一會兒,貓的眼睛便會蓋上一層白膜,哪怕它們是睜著眼睛的。這種本領,我是怎麽睡都學不來的。

 

貓軟軟的,沒有任何厚重感,使你覺得他們會憑空消失,有時我會懷疑貓是否隻有形跡,而沒有實體。這種不真實的存在感,使得貓的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貓天生帶著妖氣,如果沒有妖氣貓根本不能算貓。

 

養貓和讀書對我來說就像我的兩隻手,相輔相成,編織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沒有它們,我隻有兩條腿,在茫茫宇宙中做一個行屍走肉。

 

我從來沒有見過貓發脾氣,這也很神奇。我見過貓和貓之間激烈爭戰的場麵,也見過幾隻比較勇敢的貓和狗互吠,但沒見過貓對家人發脾氣。

 

無論多麽豁達的人,如果正睡得香甜時被人撬開眼皮,都會不高興吧?但貓在睡覺的時候,不管你是掐它,還是撓它,它都不會生氣。在貓看來,人類的愛撫和捉弄,都是無聊的小把戲。

 

貓深諳人類的喜怒哀樂,為人類展示了一個永遠零度的冷酷典範。

 

貓自由散漫,飄忽不定,消失得叫人摸不著頭腦,出現得又不可思議。而且,就算他們消失後再不回來,人類也無計可施。如果你的貓出去以後回來,真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人類可以用相機定格貓在虛擬現實的瞬間,卻永遠也妄想捕捉到貓的神秘與智慧。

 

 

貓似乎無憂無慮,毫無戒心,但強烈的地方主義和不安全感使它們無意識地警覺起來。貓習慣性地選擇躲在隱蔽和黑暗的地方。一方麵,它們不容易被發現。另一方麵,他們可以利用環境和空間來逃避危險。就算在平和溫馨的家裏,貓也保持著這一本能。

 

一個不同於我們世界的時間,靜靜地穿過貓的身體,我用孩子的小指頭,在貓的發絲裏感受著時間的洶湧。貓的時間,像白水裏藏著巨大秘密的魚,或者像沒有記錄在時間表上的幽靈車,在貓形態溫暖的陰影裏,在貓的身體深處悄無聲息地流逝。

 

 

村上春樹對貓咪的描述部分引自網絡

https://www.sohu.com/a/442680979_332047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