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人的眼光隨意拍攝了下麵幾組貼近生活的照片,從點滴感受康奈爾大學。
1)“康”橋
這是一條從大學鎮(College Town)通往校園的普通石頭橋,橋邊的石牆上醒目地鑲嵌著:Cornell University,因而常常是人們駐足留影的地方。在橋中央往下看,橋的邊緣掛著一張金屬網,引人注目,它用來防止有人從橋上跳下小溪裏,暗示這個橋“不好過”。徐誌摩,冰心, 梁思成和林徽因等曾就讀於康大,是否走過這座橋,它是否是徐誌摩心裏的另一座“康”橋?看著橋下喀斯卡迪拉溪的潺潺流水,想起冰心女士的《綺色佳》:
“明月穿過楊柳,自澗上來。泉水一片片的,曲折的,瀉下層石,在潺潺的流著。樹枝在岩上,低垂的,繁響的搖動著。月光便在這兩兩把握不定的靈境中顫漾著! 澗中深空得起了沉沉的同音。兩旁的岩影黑得入了神秘。橋上已斷絕行人。泉水的靈光中的細吟,和著我的清喟。輕風自身旁燕子般掠過,在憐惜諷笑這一身客寄的孩子。他問我,“你是何人?到此何事? 千百萬年中為何有此瞥的相遇?” 徘徊淒動,涼露侵衣——這些都是畫中境嗬,我做了畫中人! 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夜。”
冰心女士把康大所在城市Ithaca翻譯成“綺色佳” ,再貼切不過了。
2)咖啡屋
在過橋進入校區之前,角落處有個咖啡店,是個小歇的好地方,它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看似悠閑,總會有些故事在那裏發生著。照片中排隊的人們可不是在等待咖啡,而是等著把石橋上“康奈爾”留在自己的記憶裏。
3)McGraw塔樓
康大校園很大,名不虛傳。在她的標誌性建築McGraw塔樓所在的校園區往北方看去,新生大多數都住在山那邊,塔樓的鍾聲似乎在告訴人們,聽到了嗎?你並沒有走得太遠。
4)學生住宿
新生住宿條件不錯,如果幸運,可以分配住在條件更好一點的townhouses ,但大部分住在宿舍樓裏。學生宿舍離周圍的餐廳不遠,餐廳裏豐富的美食同樣名不虛傳。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校園附近的出租房居住,也很方便。
5)衣食住行
山下一購物中心裏的一角,食物豐富,味道不錯。校園附近大學鎮的街道旁邊大部分是一些公寓樓和一些餐館,在夕陽餘暉下,冬日的街道顯得格外溫暖。
6)清晨校園
一條通往校園的曲徑,夏日清晨,寧靜而有一絲絲的涼意。
7)校園建築一瞥
有很多不同風格的建築物【1】,如計算機和信息學(CIS)的新教學樓,Bill and Melinda Gates Hall,此現代化建築上的遮陽板能夠隨著太陽的位置自動變化方位,每時每刻讓人感覺到不同,就像康大一樣日新月異。現代化和古老建築交相輝映,反射著康奈爾的包容性,學科與學科、學術與社交之間的交融。
8)校園商店
校園裏的書店和商店…,紅色和大寫的”C”(Big Red) 是康大的標記之一。康大創始人的名言: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醒目地印在書店的牆壁上。康大似乎也是一個這樣的地方,任何人可以找到想品味的美食,知識和美食在這裏完美地結合起來。
9)當地的葡萄園和葡萄酒
寒冷地區成長的葡萄釀製而成的葡萄酒是什麽味道?會不會有“葡萄甜自苦寒來”?的確,當地的葡萄酒有點甜。選修《introduction to wines》課程之後,再去這些酒莊實踐一下,一定是一件多麽有趣的事。正如一個小酒杯上寫的那樣“喝還是不喝,多麽愚蠢的問題!”
10)校園雕塑
校園裏可以看到一些雕塑,見證著人們對康大的愛。
11)畢業典禮
在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寒窗苦讀的學子們迎來了畢業季,在這裏度過的時光會讓他們終生受益和難忘。此時此刻,再次回味《綺色佳》中的那看似簡單卻又深刻問題:“你是何人?到此何事?千百萬年中為何有此瞥的相遇?”,相信康大的學子心裏已有了答案。
12)源遠流長
康大如此樸實無華,無處不滲透著自然的氣息,McGraw塔樓似乎在昭示著她仍一如既往追求卓越(No.1),如涓涓溪流,生生不息…
【1】附錄:
(1)[我見青山]用專業攝影師的角度記錄下了秋天的康大,美不勝收, 值得推薦。
http://m.wenxuecity.com/site/blog/blogdetail/13645/201803
(2)[Nerds]的一篇介紹康大的博文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167/201808/31927.html
(3)[ezra] 的照片也非常不錯。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167/201406/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