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6)
(引言:很多人對空氣炸鍋(Air fryer) 感興趣,但缺乏了解,猶豫不決,自己在論壇“私房小菜”發表簡短介紹,下麵更詳細地介紹一下)
空氣炸鍋的設計思想就是食材頂部加熱及熱空氣輔助循環,有些食材自身多少含些油,或者缺油食材用點油,烹調產生的油煙大部分都局限於炸鍋內,這就是”炸”的來源,它高效地利用很少的油達到真炸的效果。因此,優點很明顯,就是健康,還有清洗方便,缺點也很明顯,因為炸鍋可以利用的(熱)有效烹調空間有限(為盡量平均受熱),每次烹調的食物量一般僅僅適合三口之家(中等大小的炸鍋~直徑8 英寸)。 畢竟是加熱源置頂,鍋中食材上下麵受熱是有差別,還好差別不大,如果要求高的話,翻一下烤烤兩個麵,食物會更好看和更可口。至於好不好吃,是烹調技術問題,不是工具的問題。炸鍋其實和烤箱差不多,原則上烤箱能做什麽,它可以做什麽,但空氣炸鍋熱空氣循環是一般烤箱沒有的,熱效率也要更高些,空氣炸鍋裏的殘油大部分最終吸附在其內壁上。
空氣炸鍋的熱油空氣循環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底部返回循環-飛利浦的獨門絕技(專利技術);另外一種,側麵循環,也不錯,大部分空氣炸鍋屬於這種。自己沒有比較過兩種方式,但可以Google到有關比較,結論是差不多,但價格差二到三倍。還有另外一種比較少見,既沒有側循環又沒有底循環,應該是早期產品吧,個人不推薦。
喜歡空氣炸鍋做的“炸”豆腐,外硬內軟,變得有嚼頭,加上自製的調料,可謂千姿百味。喜歡用它炸蝦,用點檸檬汁和胡椒粉拌勻,簡單卻有模有樣。喜歡用它炸薯條,油膩由自己心情決定;喜歡用它炸春卷,不需要先把芯子炒熟或者半熟,避免第二次烹調而失去應有的個性,也不會像油鍋裏“洗過澡”那樣,裏外脫不了油膩;喜歡它炸三文魚,外脆脆的而又不失去內部的水分,三文魚的皮和肉間的那層油正好,油炸了自己,留住了金黃、糊了的卻是皮,魚皮是不能吃的,大家都懂。添加個支架,烤羊肉串不是問題,不用再擔心傳統方法帶來的健康隱患,生肉也不需要用黑啤酒泡一段時間,以抑製在碳火中有害物質的形成。...
烹調最高境界也許就是自己想象力能夠自由地發揮,健康可口。即使食材相同,有限的時間空間裏,因材施熱,把空間、時間和工序組合出無限的可能。烹調如雕塑,雕塑有時需要精雕細琢,有時又大刀闊斧,不拘泥於形式。烹調也一樣,但烹調要表達的東西應該隻有一個:用大自然的饋贈,表達對親人和生活的熱愛。
在我們的“x,y,z” 和“阿爾法,貝塔,伽馬”的世界之外,嚐試其他新的東西,增添新的樂趣……,值得一試!
透露給husband,這就是他給我的聖誕禮物啦。
大謝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