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俺來說說信道

(2024-04-24 06:41:36) 下一個

從這裏開始:

姚先生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什麽樣的人信道。比如,接受土教育的不該信但信也正常,接受洋教育的人則不該信。

問題好,不是問題有深度,而是問題有代表性。它讓人思考,土洋之別這類粗淺機械標準說明了什麽?

飛雅則給出了高明的回答:“將來,都是開源代碼,但是個人能夠讀出多少,讀懂多少,或者挖出多少,取決於慧根與修行,慧根高的,看造物主擺在某處的事情道理很顯眼,反之就燈下黑。海德格爾晚年大致意思約略如此。

取決於慧根與修行。哈哈,這種說法可能還有很多人不接受。那麽換一種說法,“取決於理解者的思維水平”,估計沒有人會對這樣的詞匯過敏了。

是的。信道的問題,道還是非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信”,這個詞反映了人的認知深度。論證如下:

信道,不代表有道,隻代表對道的接受。

不信道,也不代表無道,隻代表對道的不接受。

也就是說,兩者其實都是信,前者信於“道有理”所以信道,後者信於“道無理”,所以不信道。

前者相信“道是好的”,後者相信“道不是好的”。

都是信,都是對“道”的品質進行判斷,然後選擇。

嗬嗬。在這個意義上,信與不信,其實是信“道是”與信“道非”。

那麽道到底是是還是非涅?

這就是飛雅的高明之處了:道這個詞本身沒有是非典直好惡,隨心應量。如同海水,你取用什麽,取用多少,完全看你自己的量器。你拿杯子來就得到一杯的量,拿水桶來就得到水桶的量,拿籃子來就得到一籃子的量。又如同照鏡子,你自己的理解在什麽水平上就把它當成什麽。

你把它當成境界它就是境界,當成道理它就是道理,當成名詞就是名詞,當成愚昧信仰就是愚昧信仰。但這都不是因為“道”是這些,而是信者自取,信者所取。

所以下士聞道必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不笑不足以為下士。

下士們以為笑一笑就顯得自己高明,其實不過是表明自己是下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