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邏輯的花朵需要語文的土壤:論語文能力比邏輯知識更重要

(2023-11-06 07:10:44) 下一個

邏輯是意識的工作機製,正如引力是物得其位的機製。

因此,邏輯不是發明,它天然存在於比較高級的神經係統中。比如小鼠走A門得奶酪B門遭電擊,幾次之後健康的小鼠就會建立習慣,就是意識進行規律判斷(簡單的邏輯)的結果。

這樣說還不明白,就反過來說,如果小鼠意識中沒有邏輯機製,那麽它會永遠隨機選擇這兩個門。

聰明的狼可以避開陷阱,聰明的烏鴉可以製造簡單的工具。它們不需要學邏輯,也不需要學邏輯學。

至於人,就不用說了。

是人發明了邏輯學,而不是邏輯學發明了人。這個事實足以說明一切。

邏輯學也不能算發明,但可以算創造。

聰明的人研究邏輯規律本身,對各種正反情況進行歸納,就成了邏輯學。

邏輯學的規律在邏輯範圍內全部精準,正確,無可非議。

數學不騙人,邏輯也不騙人。因為規律中沒有人發揮的空間。

但介紹邏輯,評價邏輯,應用使用邏輯時這個空間就產生了。

邏輯不會騙人,但使用邏輯的人會騙人。

這就是語言素質的重要性了。比如這個:

這位邏輯的使用者跳過中間各種變量,直接走到“數學題沒答好=數學能力不好”的結論。(此例用於類比“中國人的邏輯有缺陷”這個偽論斷)

 

嚴謹的邏輯使用者,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是不是應該先限定一下“數學弱”的“數學”是指什麽?是能力,知識,方法,積累,訓練,所有考試成績,還是某次考試考試成績?

然後是不是應該再限定一下:數學“弱”的弱是指什麽?是分數低,應試能力差,教育水平低,訓練強度低,方法級別低,還是素質低?

然後是不是應該再明確一下: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進行的比較,哪些因素合理控製,哪些沒有?

然後是不是應該再解釋一下:弱和成績差是什麽關係?差和“有缺陷”是什麽關係?

 

遺憾的是,這位使用者對這些關鍵因素和條件沒有限定,也沒有任何分析。

俺指出在對這些因素進行界定之前,一次數學考試分數低“不能推出數學弱”這個結論。

神奇的事情是:這位使用者居然把“不能推出數學弱”當成了“推出數學不弱”,並問俺為啥不能?

俺重新解釋,並且舉例說論證不充分,所以不能得出這個結論。

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這位使用者認為其論證已經充分了。

俺又解釋,數學弱可能指數學能力也可能指某次考試成績,需要界定。

神奇的事情雙發生了:這位使用者告訴俺:數學不會騙人。

數學不會騙人。是的。所以說到“數學考試成績”就必然正確?

 

這就讓俺得出一個印象:語文能力比邏輯知識更重要:

邏輯知識不學人不會喪失邏輯能力,連小鼠都有。

語文不學則非常有可能導致人的邏輯能力損傷。原因很簡單:簡單的語義不同(比如數學成績差和數學能力弱之間的差異)也區分不了,拿什麽來用邏輯呢?

在基本概念都無法區分的情況下談邏輯,難免會出現上麵的情況。

所以,結論:

中國人,尤其是認為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海外中國人,應該加強語文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