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以前說過,懶得翻舊貼,再說一遍,用以佐證中西觀察分析問題的視角不同。
西方有學者說,中國思想突出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西方是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
這種結論對西方人來說大概是準確理解的極限了。
但對中國人來說,則還差一點兒。
準確的部分是,中國思想確實不重視individuality.
不準確的部分是,collectivisim 的意思是把個體放到一起,這意味著個體特征被壓製或者取代,但個體依然是個體。
而個體獨立還是個體集合從來都不是中國思想中的重點。
中國的思想中個體根本不是一個重要概念,不是任何重要思想的出發點或者基礎。
因為西方思想的基礎是二分對立;而中國思想的基礎是一元統一。一切個體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比如,個人是族家生命的一部分,個人的生命不屬於個人也不屬於父母而是屬於這一支血脈,所有這一支血脈上的生命都屬於這一支血脈。同樣,丈夫與妻子與不是兩個獨立個體,婚姻發生後,兩個個體就不再是契約下湊合的兩個獨立個體,而是成為家這個整體下的兩個局部角色。
這種思想並不能否定個體間的矛盾,個體對利益的追求與貪婪。
但卻產生了不同的觀念與思想體係。
在這種體係之下,個體不是以個體特征被理解,而是以他所承載的整體被理解。
比如看到蛇尾巴縮進草叢,我們不會說有一個蛇尾巴,而會說有蛇;看到蛇頭也一樣-----局部總是會被視為整體的代表。
無論中西,自然的反應如此。中國文化也如此。
反倒是西方文化的個體主義在某個層麵違反了這種天然的判斷能力,以分析的,對立的,局部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這是科學發展的動力,但也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性別劃分與對立。
盡管集體主義論者捕捉到了一些中國人的文化特征,但本質上,整體主義之下的個體並不是集體主義視角下的個體。
兩者對個體的定義在根本上就不同。
觀察視角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印象當然就不同。
這就是為什麽邏輯在西方成為最重要的分析工具。
西方的視角是二元對立的,邏輯的成立也依賴與分離與對立。二者一拉即合。
對中國人來說,邏輯也一樣天然地存在於意識中。但由於萬物為一的世界觀,中國人依然樂於把形式上明顯分開的兩種東西聯在一起看。最極端的例子,神與人,在西方二分;天與人,在中國合一。
合一的世界觀會影響二分判斷,因此在對邏輯的使用比例或者頻率上必然與純粹的二分世界觀不同。
依俺看,這是使用比例的不同,不是邏輯原理有異,也不是邏輯能力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