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原文:
“一條雄紅鯛魚死了,“妻子”們悲傷地在它的周圍遊動著。遊著遊著,其中一條體魄健壯的“妻子”由雌性變成了雄性,充當“一家之主”,帶領眾“妻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紅鯛魚實行了“
一夫多妻製”。它們一般以一二十條組成一個大家庭,由一個雄魚為“一家之主”,其餘的都是它的妻子。如果雄魚死了,雌魚就會顯得六神無主,慌亂不堪。但沒過多久,便有一條最強壯的雌魚會變成雄魚,充當新“丈夫”。
紅綢魚會由雌變雄是由於雄紅綢魚身上長著鮮豔的色彩,這種色彩在水下發出特殊的信號。雌魚對這種色彩十分敏感,一旦雄魚的光色消失,身體最強壯的雌魚神經係統首先受到影響,隨即在它的體內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使卵巢消失,精巢長成,鰭也跟著變大了,一條雄魚就變成了。”
俺的猜想:
這個色彩假設有點兒道理。但這個介紹可能過於草率或者至少過於簡單。
俺沒有看這方麵的研究,但雌變雄也可能與雌魚的個頭和魚群的個頭意識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色彩說需要確定的是:雄魚色彩消失,所有雌魚都感受得到,那麽是誰決定誰變誰不變呢?是大家都變,誰先變成了,其他的就停止了,不變了;還是隻有最大的那條變,其他的都不變?
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所有的魚都開啟了雌變雄的程序?有待驗證或者澄清。
驗證可以這樣操作,比如換一條小個兒的雄魚,取待另一群的大個雄魚,讓這個群的一條或者幾條雌魚比雄魚還大,看看個頭更大的雌魚有無變化。如果不變,那麽是色彩引起的。如果變了,那麽就是個頭引起的。
或者把兩條都在變化中的雌魚放到一個群裏,看看會發生什麽。
還可以檢驗魚群變性的標誌物。所有魚都產生這種標誌物,則所有魚都要變,隻是最大的先完成,其他的停止。如果隻有最大的產生標誌物,那麽隻有最大的雌魚發生變化。
俺更傾向於認為,雌魚並不是因為雄魚的色彩消失而發生性別變化,而是因為個頭比較。也就是說,雄魚消失後,隻有最大的開啟性別變化,其他的都不開啟。這意味著魚群對個頭有天然的本能判斷。魚群中的任何魚,隻要“感知”到有比自己大的個體,它的變化機製就被自動抑製。如果感知不到比自己更大的個體,變化機製就啟動。
如果性別變化是以個頭為誘因,那麽色彩就隻是“地位”的表現,當了頭魚,成了雄性才產生相應色彩。沒當,就不產生。而雌魚變性與否,並不看色彩在不在,而是憑其對個頭的感知。隻要它是最大的,有無色彩消失的刺激它都會變。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對紅鯛魚來說,個頭就是力量的唯一標誌,就是“權力”的決定性因素。
抽象一下,就是“力量”是群體領導要素。這個要素也適用於高等動物。
獅子老虎鹿羊等動物會爭奪最高權力,這不是因為他們對個頭沒有感知,而是決定力量的因素更多。爭奪打鬥在本質上與紅鯛魚比個頭一樣,隻不過暴力一些。
到了人類就更複雜甚至更暴力了。這是因為人有了智慧。
但智慧並沒有改變靠力量來爭奪權力的本能,相反地,智慧成為力量的一部分,讓爭奪更複雜了。
反過來,無論多複雜,最後都是最有力的那個獲勝。
當然,最“有力”的定義標準更高,更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