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把個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也講忠,但基於公義與天道的忠與他們的私欲相反,因此他們就要把這個概念扭曲。換成他們自己能理解的,樂於推動的:對於有形權勢的忠。
為啥說這是私利驅動者能理解的?因為權勢有形,而君形者無形。目光盯在權勢上,當然就隻能理解有形。這就形成一個循環:依賴強權=私利保障;私利保障=依賴強權。
利益所在,必疾推之。
於是我們就看到曆史上和現實中的各種對上的女又顏對下的冷臉。這就是私利至上的必然,學術上稱作有奶便是娘的是也。
他若對權勢不諂媚,就無法找到自己的安全感。
他若對異己不裝13,就無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這就是某些中國人對權勢與偶像的所謂忠,偽忠,或者偽忠主義。
今天壇子上常常可以看到偽忠主義表現。
其一就是邏輯扭曲斷裂。比如,俺說歐美文明有缺點,他們驚呼哎呀反了天啦他在說中國最好。這是邏輯斷裂典型特征。因為提出歐美的缺點並不代表否定他們的優點,而且這也不代表中國好;俺說中國文化中有非常好的優點,他們就又酸著說哎呀真是閉塞自大不開放愚昧。這又是邏輯扭曲斷裂的典型特征。因為主張中國有優點並不否定中國的缺點,也不代表反對中國學習本文的東西。
究其本質,俺以為這是這種偽忠主義的必然表現,唯一出路。因為偽忠主義自己沒啥思想,又要堅守眼前認定的利益格局。既要堅守眼前的利益格局,又沒有自己的思想。左右夾擊之下,就隻能走仗勢之路。
方式就是為權威偶像代言:比如見到跟自己觀點的不同的,就說他用著“別人貢獻給人類的數字科技”,“打著別人用代碼寫成的中文字體”,“可惜了”。
聽起來,好像“別人貢獻給人類的數字科技”和“中文字體”已經給了他特許經營權,隻能用來說他喜歡的話一樣。
那麽,發展數字科技的“別人”給他這樣的授權了嗎?應該沒有。
沒有,卻要拿著這種“你應該謝恩”,“你應該用來表達我喜歡的觀點”的語氣來道德綁架別人,是什麽心理呢?
就是代言人心理。
確切一點兒,是自封代言人心理。
就是投到權勢之下,不知道人家認可不認可,先替人家看個場子的心理。
這種偽忠對科學技術發展來說是有害的。
對健康的社會,尤其是對權勢不敏感的百姓來說,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