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科學、雙盲實驗與殺豬

(2023-01-05 08:44:47) 下一個

從殺豬說起。

現代化屠宰場有流水線,可以大批量無差別地殺。

村鎮屠夫可能有機器,也可能隻用刀或者槍來殺。

獵人可能用槍,箭來殺。也可能棒子打,石頭砸,如果力氣夠大,用手掐死也算殺。

從來沒有正常人人規定流水線殺的豬是死豬,用石頭砸死的不算死豬。

但中醫黑們顯然傾向於這樣的規定。隻不過他們視野不夠開闊,西方關注到的地方他們才能關注到。具體地說,他們在關注醫學。再具體一點兒:他們關注的是消滅中醫或者最大程度地限製中醫,就如白人在北美對印第安人做的一樣。

醫學的任務是什麽?當然是治病。

治病的標準是什麽?治好還是治不好。能治好,西醫中醫有什麽差別?西藥中藥有什麽差別?

正常人會知道,沒有差別。

但中醫黑們認為有差別。他們的邏輯是:流水線殺(西醫治)的豬(病)才是豬(愈),人工拿刀子殺(其他替代醫學治)的豬(病)不是豬(愈)。

可笑嗎?

其實不可笑。這是一類思維方式:認為方法大於目的,程序重於結果。

在那個狂熱的年代,就是這類人喊“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今天意識形態之爭已經過去,他們另辟戰場,喊“寧要西醫的草,不要中醫的苗”。

他們喊著科學的口號,卻做著違背科學的精神態度和方法的事(原理另貼有述)。

其實,說他們是科學教徒確實不合適,因為過於抬高了他們的偶像。他們其實是實驗教徒,再具體一點兒,是實驗教,雙盲實驗舵舵眾,他們把雙盲實驗當成科學與否的唯一標準。

他們黑中醫,嘴上說不科學,而唯一的論證就是通否通過雙盲實驗檢驗。潛辭就是:能過雙盲才是科學,不能過就不是。

這是典型的拿棒槌當針。

因為雙盲是藥學實驗,並不是唯一的實驗手段,實際上,雙盲在科學中的應用非常有限。

你聽說過相對論是通過雙盲實驗確認的嗎?

火箭登月,是通過雙盲實驗才證實的嗎?

沒有。

在純科學學科中,開創性的研究中,雙盲的應用相當有限,根本不是科學必需的。

同時,在純應用中,雙盲更是多餘。

除了中醫黑,誰會想到雙盲來檢驗豬死了沒有?

警察抓賊,誰會用雙盲實驗來證明抓到了沒有?

修車鋪裏,誰會用雙盲實驗來證明車修好了沒有?

正常人不會。

那麽,為什麽還會有雙盲實驗呢?難道雙盲實驗沒必要嗎?

雙盲實驗當然必要。但它的必要性不在效果本身,而在效果的規模化。

有時候,需要觀察驗證一個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無差別地影響多個個體。要確保這個因素有效,並且其效果在多個體或者多環境中無差別,就會需要雙盲實驗。

在這個意義上,它是必要的,也符合統計學(科學)原理。

在西藥領域尤其如此。

但是,它的目標和條件都很嚴格。目標是確定無差別的規模效果,條件就是在實際應用中的。

如果不符合這個目標,或者沒有這個條件,就不需要雙盲實驗。比如殺豬,隻看個例與結果,與規模(多個體)沒有關係,就不需要雙盲; 飛船登月,一事一議,不需要雙盲;修車,評的是結果不是手段標準化,也一樣不需要雙盲;相對論,理論與實踐相符,也不需要雙盲。

在這個意義上,雙盲實際上是處於科學與應用之間的,作用非常有限的一種研究手段。這種手段依賴統計科學,但這種實驗本身隻是一種手段,根本算不上科學。

換句話說,如果科學是一個國王,那麽雙盲實驗大概比得上國王的一雙特別的鞋子----隻有特別的情況下才對國王有用。

中醫黑們狂捧雙盲實驗,以為是唯一科學方法,正暴露了他們對科學的無知。

那麽,中醫不需要雙盲實驗嗎?

不一定。

如果是一種藥或者方劑或者具體方法,要大規模推廣,那麽就需要雙盲來檢驗效果。注意,它檢驗的不是簡單的效果,而是規模性效果。

實際的情況是,且永遠是,一個因素可能對一個個體或者一部分個體有效,對其他個體無效。雙盲隻檢測群體有效性,而不能檢測個體有效性。

易言之,通過雙盲的,不能保障對所有個體有效。沒通過雙盲的,也可能對部分個體有效。

基於此,雙盲的“科學性”在於保障規模上的有效性,個體有效並不是它關注的對象。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強調規模有效性時,對規模的要求成為追求目標,對具體個體的效果本身就可能被犧牲。

因為規模大,就意味著具體因素被忽略的多。

強調具體的個體因素,就意味著很難通過規模性檢測。

這樣,如果目標在於治病,就應該考慮評估手段。比如一個中醫大夫,針對某病,有理論,有預測(診斷),有幹涉方法,有效果(治愈率),比如達到或者超出西醫平均水平,那麽科學地講,這位大夫就是合格的大夫。

他的方法可能不能被複製,不能雙盲,假設也無法推廣到別的大夫手上,但對於病人來說,這位大夫就是合格的。

這就是一事一例的檢驗原則。跟純科學的相對論爆炸原子彈,純應用的修車原理一樣,是更實際,更廣泛,更科學的檢驗原則。

當然,俺不是否定雙盲,也不否定雙盲要求的初衷。保障醫療規範,減少醫療事故對社會來講是重要的。

反過來,以治病為原則,標準應該有所靈活調節,雙盲不是,也不應成為唯一標準。當然,度在哪裏,需要有識之士(實驗教雙盲舵下的徒眾應該靠邊站)來把握。

本貼要說的,就是實驗教雙盲舵下的徒眾,拿一個實驗來冒充科學,攻擊他們不認可的治病實踐,可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