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句是蘇格拉底說的,後半句不是。
蘇格拉底如果真的認為自己什麽也不知道,他為什麽會整天跑到街上去詰問別人,把他們問得啞口無言?
如果蘇格拉底認為自己知道得比別人多,他為什麽不說“我知道你們無知”?
如果是蘇格拉底謙虛,認為自己知道得少,他為什麽每次對話都有明確而有力的指向?
其實自知無知跟知識的內容無關,跟謙虛也無關,而是真實的指示:知和我,我和知,沒有主賓能所關係。
因為知就是知,自就是自。對自來說,無知就是自由,無知才是自由。
這個“無知”並不是象石頭木頭一樣什麽都不知道,而是“不占有”對象(跟老子象不象?有智慧的人的智慧是一個;有知識的人的知識卻不同)。
分清知的能力和對象的關係,人就有智慧,有自由。
分不清,能力就陷到知識裏,最多有聰明,有財富,但是不會有智慧,有自由。
希臘文的原文據說可以是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或者是I know that I don't know. 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看成是對所知(知識)和能知(承載知識的能力)的清楚分別。
對一般人來說,知與不知,有知與無知 都是結論,是知的結果,是一種沉澱物。這種沉澱物相當於知的能力被封在知的對象中。
這個關係,就象說“這些錢是我的”。看起來,是我擁有了錢,而實際上,我也被錢擁有了。錢在安心,錢漲開心;錢少憂心,錢無傷心-----我反而被錢控製了。
我與知識的關係也一樣。一旦我們接受某種知識,我們就部分地“住”在這個知識裏邊。這個知識一變化,一被否定,就會引起“我”的不適。這種知識越大,越深,對“我”的控製力就越強。
另一個比喻就是談戀愛:要完全地“擁有”戀人,結果就是反而被擁有了。她/他的言行很容易就影響你的情緒與心情。
這種我(能知)與知(所知內容)的關係並不必然如此。
但普通人對這種非必然性毫無察覺,還以為是自己擁有知識,以致於被控製了也不知道。
這不是因為所知有這個魔力,而是因為“我”沒有發覺兩者之間本來互不相幹的關係。
但蘇格拉底發現了。
所以,他不作任何明確的主張,但無論你有什麽主張,他都有辦法通過詰問讓你自相矛盾。他所指的矛盾不是知識的內容,而是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對能知與所知的關係的不自覺。
所以,蘇格拉底基本都會成功。
蘇格拉底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在企圖讓人明白能與所的關係,明白這個關係,人就會在思想上實現自由。
所以,他說我自知無知。
這其實並不是玩語言遊戲,也不是故做高深,而是相當驕傲的宣告:我明白我與知的關係。我不擁有知,知也不擁有我。
蘇格拉底多次說到靈魂。俺也不知道希臘語的靈魂是啥意思。
但是從蘇格拉底的邏輯和講話的方式可以看出,靈魂可以理解為純粹的,不陷入任何知識的心或者能力。
這就可以解釋他為啥推崇靈魂了。
當然,再說一次,把知覺能力與所知內容分開,說“無知”,並不是什麽都不知道。而是不以之為“有”,不把它當成實際,因此就不會陷落到裏邊。
這樣,蘇格拉底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希望,為之努力,有自己的方式,但卻從來也不把這些東西當成自已。
甚至生命這個形式,也可以放手。
在俺看來,這是因為蘇格拉底真的明白了我與知的關係。
蘇格拉底之後,西方哲學中對能與所的差別的awareness 就再也看不到了。
蘇格拉底之後,西方最偉大時代終結,內學在西方蜇藏,外學興起,亞裏士多德開始建立知識體係的嚐試。此後有名的哲學家都在拚命地建立知識體係,他們確實也建立了很多知識體係。互相啟發,互相否定,除了對思想愛好者有意義之外,幾乎沒有什麽價值。
就象倉鼠的轉輪一樣。你轉一百圈,他轉一百五十圈,再來一個倒轉一百圈。旁邊還有一群轉輪受好者旁觀,排隊。中國還有一群連轉的是什麽都不知道的在那裏高聲叫好,希望引進一批這樣的轉輪給中國的倉鼠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