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契約=動蕩

(2022-10-24 10:31:10) 下一個

人群的分裂,本質上,基本上都是因為利益矛盾。人群利益不一致,分不均,一定要分裂。

攫取更多財富(海盜、殖民、科技是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不同領域的攫取)是西方解決利益缺乏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

契約不過是相對滿足的標誌,一旦不滿足,契約馬上撕,P約束力也沒有。契約是相對滿足的標誌,而不是滿足的保證。

西語文明通過滿足來解決不滿足。而不滿足是永遠的,滿足隻能是暫時的。

以物製欲,抱薪救火。西語文明注定不得安寧。

中國人麵對一樣的問題。但中國人通過精神建設來取得平衡。

中國人講誠和信,同時更講義。這就比契約精神不知道要高明到哪裏去了。

貪心不足是共同的問題,西方滿足之,中國限製之。中國不但有哲學理解(自他一體),有文化約束(公義至上),還有思想指導(不患寡而患不均)。契約是這三重保障之後的東西,其實已經被前三者完整地包括了。

因此,相比之下(相,比,之,下),中國人這個群體更容易實現穩定。因為中國文化對欲與利的約束是在另一層麵進行的,它不能完全限製,但是可以最大程序製約欲利追求產生的矛盾與衝突。

是的。中國文化“桎梏”人性。但它桎梏的主要部分是放縱。副作用是部分甚至過分地限製了個體的合理自由。

對於個體來說,這是讓人不爽的。

但對於整體來說,這卻是保持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西方沒有這個因素,個體的欲望更舒服一些,但群體命運卻動蕩不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悟之' 的評論 : 你說得有道理。西方哲人似乎沒有看透的,因為這種整體觀不在他們的思維中。但他們專注於個體主義,反而成了發展的優勢。不象中國,理想中有整體觀,現實中又常個體利益驅動,兩端搖擺。王朔的話,就當個梗聽吧。最近看到幾段他談曆史、物理、佛法的小視頻,依然是個侃爺的水平。
曉悟之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講的誠信仁政,在無法製係統下,隻能淪為說教,正如王朔說的那樣世界上的壞人都憋住勁讓你學好,然後由著他們自己去使壞。西方哲人早看清這點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