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羊是什麽羊與人是什麽人:說說英語思維

(2022-05-01 21:58:00) 下一個

這兩個例子俺舉過多遍了。

羊年的時候,美國人問中國人,羊年是什麽羊的年,是山羊綿羊公羊母羊老羊小羊?

中國人:啥羊都行。

這說明中國人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都相當弱,而美國人或者說英文的人或者說曲折語的人則相反。

同樣的思維,說到第三人稱的時候,中國人依然不在乎,不分男女老少,就一個TA。 

英文呢,則要區分男女。現在不但要區分男女,還要區分LGBTQ,你不能根據自己的印象隨便給人標性別。嚴肅點兒的,需要跟當指人確認。

這說明什麽?

說明說英文的人給別人的稱呼,是說話者強加的主觀判斷。以往你可能不覺得,現在性別平等運動一起來,你就發現了,稱呼除了禮貌之外,還有標明你的判斷的意味,而人家如果不接受,你隨便給別人加標誌就可能會引起社會問題。

這就是中文與英文思維的一個重大不同:

中文的名詞代詞,就其本質來說,指稱性更觀客觀,主觀判斷的成分非常少。

英文則相反,雖然也對應客觀,但主觀判斷成分非常多。

在英文中,這是一個很係統的現象(雖然沒有德文法文西班牙文那麽嚴密)。

在中文中,這種現象也很係統----很係統地negative, 不存在: )

西方語言,標識主觀判斷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比如花草樹木桌椅板凳都要標性別,而且這個標準,又非常主觀,不但不同語言間不同,同一語言中也可能找不到規律。

這些差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拉開了說話者與對象的距離,讓對象成為說話者的判斷之下的對象。簡言之,就是狗撒尿,留記號。

讓我的話成為我的話。

中文,不標這些差別。原理則正相反:中國人不區分我說的與事實----我說的就是事實,或者說我說的反映的就是事實。

中文,根本不把“我”作為表達的一個參與因素。英文,則一定要依“我”才能表達。沒有我,一切標誌都無從建立,他們就不能說話了。

這種我與對象的關係,就是俺說的基本的思維模式。我與對象分裂,點與點分開,再重新確立關係,再依這種關係確定細節。這就是俺說的線型思維。

這是思維本身,不是處理問題時的線型。要解決一個問題,比如要包餃子需要搞哪些原料經曆哪個過程,當然都是線型的。但俺說的比這個更基礎,是思維本身的特征。

中文思維與西文思維是不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