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國之死

(2022-04-02 20:49:11) 下一個

如果遼把金人殺光,就不會被金滅了。

如果金把蒙古人殺光,就不會被蒙古滅了。

為了爭奪帝位,連兄弟都不放過,但是為啥沒把可能威脅帝國命運的族群殺光呢?

因為不值得。

所有的帝國行為都跟做生意一樣,有成本與收益的考量。

殺滅一個邊遠地區的族群,隻在崛起階段有價值。到了大帝國階段,收益率比殺滅小族群大的事情太多了,做都做不完,當然就不願意拿本來賺大錢的成本去賺小錢甚至賠錢了。

這樣,偏僻地區的小族就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

清初沙俄與中國簽約得地,對俄國來說是向奶與蜜之地前進,對清政府來說則是從蠻荒之地後退。不然,以清初國力,把沙俄打回老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清朝的重點彼時已經不在北方,且當時俄國確實也不足以構成大患。

這就是國家政治的一般原理:把資本投入到回報最高的地方,最報回最高的事情中去。

這也是國家興衰的規律:一個國家的生命力都在最底層,比如百姓,比如水利,比如工業,農業;而一個國家的追求則在高層,要當富豪,要錦衣玉食,花天酒地。

所以,興起階段,可以看到政策與精力都向底層集中。

興盛階段,從底層向上層轉移。

衰落階段,隻有頂層,沒有底層。

因此,如果從回報率來看,向底層投入,眼前回報率最低,但長遠回報率最高;向高層投入,眼前回報率最高,長遠回報率最低。李自成,太平天國,蒙元,國民黨,都敗在底層投入太少甚至沒有。反過來,相對穩定的朝代早期都有相當明確的紮實的基礎建設。

古代國家如此,現代國家也如此。

比如低端實業,美國看不上,甩到第三世界。中國不嫌棄,就接盤這個當世界工廠也實現了不斷發展。而美國自己專注於高回報的高科技金融,看似賺了,其實則給自己的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很多問題和危機。

有眼光的人會居安思危,克製貪婪。

但貪婪基本克製不了,條件一合適,人就貪婪。整體性的發作,進入逐利模式。而進入這個模式,一個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