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明之爭:兩千年縱深之下的中西交匯

(2021-10-08 07:29:31) 下一個

人類文明有兩端,一端是物質,一端是精神。這兩端互相影響。

不同群體的文明,都是這兩端之間的不同位置。

中國文明,偏向於精神,講求平和安樂。基於此,中國文明比較強調整體,對個體強調克製。開拓性,進取性,侵略性都相對薄弱。你可能會說秦始皇漢武帝這些君主都有開拓性或者侵略性。是的,他們有。但整體地看,中國人的開拓性是周期性發作的。而其他文明,則是持續性的。這是本質不同。

西方文明,包括古代中國周邊的夷狄文明,則偏向於物質,講求欲望的滿足。基於此,西方文明比較強調個體,主張舒張個體,反感克製。開拓性,進取性,侵略性都比較強。

如果隻看近代史,以物質文明為標準,則中國文明是落後的。

如果放到兩千年的曆史中來看,則物質文明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精神文明來盛裝。沒有一個穩定的精神文明為框架,物質文明不過相當於曆史的衝動,轉瞬即逝。

羅馬帝國,有基督教為依托,算是比較穩定的。其他的各類帝國,凡是依兵強馬壯興起,又沒有找到精神依托的,或者精神依托沒有與物質文明有效融合的,都會迅速衰落。蒙古如此,西方列國也如此。而且,原理一模一樣。

今天的文明人可能會說蒙古人的興起是野蠻的。西方文明的興起沒有那麽野蠻。

或許是。但這不是焦點,也不是本貼的興趣點。

本貼的關注點是,沒有平和文明的依托,堅船利炮科技發達與兵強馬壯的擴張模式很可能是一樣的:一波器物發達的紅利用盡,這個文明就會衰落下去。

今天的西方有沒有平和文明?有。但是不夠強。

所以呢?所以,個體主義的擴張空間用盡,中國在科技上追趕上來,西方文明這一波就會過去。跟遼,金,元,清,一樣。

清其實是一個典範。一個器用強健的文明找到平和文明並且延長了壽命的典範。清如果不接受中華文明,壽命不可能長過元。

在這個背景下,西方文明的興起,建立了世界性的新秩序。這是前所未有的,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放到兩端框架之下,也可以預見,這個秩序將是不穩定的。它會解體。

而中國,則會跟過去的兩千年一樣,穩定存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ustThis2014 回複 悄悄話 一種文明能夠產生堅船利炮的結果, 就最好不要輕視他. 這和外人殺漢人, 因此輕視漢文化, 最後自己反而被同化, 是一回事.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有點兒閑' 的評論 : 俺覺得算。而且在曆史上對歐洲社會的正麵作用要大於負麵作用。問題就是沒有占住主流。一場文藝複興,就退到二線去了。
有點兒閑 回複 悄悄話 基督教算不算西方的精神文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