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Finders keepers 與中國思維

(2021-07-15 07:43:22) 下一個

確切地說,是古代中國的思維。

西方思維有一個根本的動力:就是find and keep。蘇格拉底以後的哲學與科學技術乃至社會發展都可以看成這種動力使然。如同食肉動物要占有領地一樣,所有的東西都要盡可能地打上“我”的標記,使之成為“我的”。

最明顯的就是所謂地理大發現。次明顯的是科技,不明顯的哲學,最根本最不為人注意的是語言。“我”和“我所”是意識中最為根本的處理原則。

這種思維的好處是不斷地“發現”,並且把“發現”轉為擁有,然後在擁有中獲得滿足感。

壞處是在這種擁有中獲得的滿足永遠是短暫的,很快就會不滿足,得去繼續“發現”。

在這個意義上,keepers 就同時有了擁有者和被擁有兩種意思。這兩種意思同時存在-----擁有者同時被擁有。

好象是錢鍾書有個比喻,大意是光透過窗戶占有了屋子裏的空間。但同時,它也就被屋子擁有了。

這個比喻非常有概括力。本質上,一切擁有都是雙向的,你擁有了對象,你就被對象擁有了。擁有房子就要打理房子,擁有寵物就要照顧寵物,擁有財富就要擔心財富,更不用說先生太太孩子之類的了。

拿這個原理去比照哲學與科學也是一樣。

西式思維樂於擁有,當然就要被擁有。擁有什麽,就進入相應的規律之中,為規律所左右。

相對而言,中國古人比較謹慎,明白擁有的原理,也對擁有保持戒心。比如儒家教人克己,不要有私心,把自己的心與天地良心合為一體;老子或者道家幹脆叫人不要擁有,不要五色五聲聖智仁義,啥都不要有。這樣,就會省去很多被擁有的麻煩。

但古人說得這麽明白,還是會被誤解。比如老子說的“有”,跟今天我們說的有房有車有關係並不完全一樣。例子是“吾之大患在吾有身”,這個有並不是我有身體的意思,而大略是“以身為真實存在而珍愛之”的意思。這個用法跟不貴難得之貨的貴是一樣的,在老子中非常常見。

這話說得好象身體能隨著人的想法變化,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似的。

嗬嗬。

簡單地說,這涉及古人對身的看法。在古人看來,身並不是生命的根本,甚至不是生命本身。如果你說中國的說法陳腐,不可信,可以看一下西方的,比如,嗯,蘇格拉底,對靈魂的論述和追求。

中國古代,因為對身體的認知與現代不同,對身體的功能也有不同的看法。總的來說,就是要避免落到身體功能中,被色聲味法奇技淫巧迷惑了占有了而失去了靈魂的清醒。

是的,看起來是身體享受了色聲香味觸的舒適及各種成就感滿足滿,但另一方麵,就是身體落到這些感受中,被這些感困住,讓靈魂不得清淨。

這也是蘇格拉底對於靈魂與世俗追求的看法。

所以,Finders keepers 有兩重含義,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思維,兩條不同的路:

西方,蘇子以後,發現者即擁有者。為擁有更多更好而奮鬥。

中國,現代以前,發現即被擁有者。為被擁有更少而奮鬥。

哪種是對的?都對。在各自的立場上。

哪種是好的?都好。在各自的立場上。

如果你相信肉身有靈魂(心,性,精神),並且靈魂可能被肉身的作為所影響,那麽中國的或者西方蘇子以前的好;如果你不相信有靈魂或者不相信靈魂會被肉身影響,那麽現代的或者西方蘇子以後的。

兩個都是雙刃劍。但在這個問題上,雙刃劍應該算是陳詞濫調。因為二者的根本差別,是精神的地位,或者是精神與物質的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