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西方的死門陰陽

(2021-07-14 18:16:26) 下一個

會說漢語的人都會說陰陽,也會說一點兒陰陽。

但他們說的,多是死的陰陽。

上次V君和望沙網友說八卦有生門死門,其實就是陰陽組合的變化機製。

聽起來有點兒神秘,風水的東西俺也不懂。

但陰陽所代表的生死原理則不神秘:凡物有成必有虧,成則必虧。

這就是西方的死門之理:把物象從整體中割裂出來,個體化,具體化,清晰化。越是個體化,越是清晰化,就離“死”----向它的反麵轉化-----越近。

這個道理很簡單:越接近高潮,就越接近尾聲。但西方思維驅動之下,他們完全無法自製,所以追求的就是極致,過把癮就死。從哲學、科技到古典藝術,西方都是這個路線。

中國不然。中國古人對陰陽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有更複雜的追求:陰陽平衡的狀態-----儒家說是和,道家說是混沌。能在此處駐足立穩,就能避免大起大落顛沛流離。從哲學到藝術到做人原則,中國人有意無意地,成功或者不成功,真誠或者虛偽,都圍著這個中庸之道轉。

紅樓夢中賈母認為元妃的炮仗燈迷不祥,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中國人的頭腦並非不能把事物搞細,但平衡的觀念讓中國人注重含而不露,就沒法細了。老子說五色讓人目盲不是色彩讓人眼瞎,而是色彩亂心,而所謂亂心,也就是出離一片渾融的狀態。

以藝術而言,中國人豈不知肌肉代表力量。古人不以肌肉為尚,甚至不以露肉為尚,是因為畫畫的賞畫的多少都懂一些“活”的陰陽,得意忘形,點到為止。

有些現代人崇拜民國,講究小情調,卻不知道民國雅士多少還懂些陰陽在繪畫中的應用(比如“貴妙不貴真”),能欣賞齊白石張大千。崇拜者們一邊不知所以然地崇拜民國文士,一邊又拿西方直透露的繪畫來否定中國傳統,真是兼容並蓄了。

照例再說明一下:西方哲學傳統科學體係古典藝術,敢向死中寄精神,自然有其氣魄與優點,俺不否定也不反對。但拿西方的陰陽割裂的原則來否定中國的陰陽渾融的傳統就有點兒可歎了。

附兩張中國的形男形象,可知中國的藝術家(匠)也可以表現肌肉,不用這種方式來表現理想人物,是觀念的原因,而不是藝術本身的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