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學習西方的最高境界:從一句話說起

(2021-05-05 13:25:59) 下一個

這句話在前兩天的帖子裏用過:

I am a student.

我是學生。

英文標誌人稱時態數等等,中文啥也不標。

這是兩種不同的結構原則:英文要以主觀判斷最大化地標識對象,每個成分都當成具體個體來對待。而中文則不加主觀判斷於詞句形式,不同成分能類化的都類化。

重複:一個是重個體化,一個重類化。

這種現象並不是孤立的。

反映的就是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

這兩種不同的思維互相轉化很難。非轉化不可,則類化細化為個體,比較容易;個體化泛化為類,比較難。

前幾天聽一位學者說,中文的類化思維更近於數學的集合思想,屬於比較抽象比較高級的思維。

俺同意,雖然俺也不懂跟集合思想相對的是啥思想,為啥西方的數學比中國發達得多。

但是俺相信,有很多問題,類化思維跟分析思維一樣重要。沒到運用這種思維方式解決更大的問題的程度,中文的優勢就沒有發揮出來。兩種思維真正的有機結合,才是中國學習西方的最高境界。

像現在這樣,隨隨便便引進一套套理論,照本宣科,應該是初級階段。待在這個階段走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還不了解中西根本差異:不是器物,不是科學,不是製度,而是思維方式。就像拚圖一樣,隻有一個位置能讓相臨兩片咬合,不仔細觀察,沒有觀察這個位置,在皮毛上亂學都沒用,結果肯定是非驢非馬非騾。看看中國人拿西式語法研究中文那個難受勁兒就明白了,哲學,一樣;社會學,一樣。並不是人家的東西不好,也不是中國人學的不到位,而是這套東西跟中國的實際脫節,學得越好越不好用。

越是離器物近,越容易學。搞個西式別墅,很容易,中國還能搞到很精細。

學科學知識,還好。西方發現的,基本能學到。

創新精神,不足。學不像。

製度,很弱,學不會。

思維方式,根本不知道差異在哪裏,別提怎麽結合了。

最高境界,其實也是唯一的真正結合可能,就在思維方式這裏。成功了,將驚天動地。不成功,死乞百賴,看著難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