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攤牌之後,中國對美國應該放棄賢妻心態改為正常的市場思維

(2021-03-21 00:37:39) 下一個

以往四十年,中國和美國打交道,美國對中國基本是予取予求,招之來揮之去。

這是因為中國是仰視美國的。美國頭上有光環,中國又特別迷信這種光環。

光環照攝之下,在中國看來,外國人到中國來分享中國的勞力優勢市場優勢使用中國的資源,都不是平等交易,而是“外資”加持:好象得到外資憐憫,中國占了外國人的便宜一樣。在這方麵,也差不多是量中華之人力,結與國之歡欣了。

因為這種思想,中國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壓榨,但中國都可以忍,因為中國認為這是唯一出路。

多虧創總,一頓老拳,把土共的迷夢打醒了一半;又來個防疫失利,再來個國會暴亂,把土共迷夢的另一半也搞醒了。

於是,美國頭上的光環消失了。

於是就有了阿拉斯加的硬懟。

互懟不一定是今後的常態。但如果美國懟過去,中國一定會懟回來。

因為美國的光環消失,中國可以平視美國了。

定位的改變,除了思想上的互杠外,在商貿上,也會有或者應該有觀念上的改變:美國元不再需要供奉起來了,中國的東西也不再自慚形穢了。因此,中國的商貿觀念也應該有所調整。比如,中國的勞力資源和某些自然資源,都是非常優質的。在平等的市場原則下,要使用這些資源,就要有相應的付出。不再是“美國的資本到中國來行慈善,中國要放低身段好好招待,以多易少”這樣的思維。這樣,中美商貿就不是美國印了綠紙想換啥就換啥,想換多少就換多少。正如美國把技術當成打壓中國的手段一樣,強大的生產供應能力也應該成為中國應對打壓的手段(技術上當然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不是沒有可行性)。

美國是一個大市場,中國不能失去。

反過來,中國是一個大工廠,美國也不能失去。

仰光(中國仰視光環)時代,中國一味強化自己的附庸地位,為美國生產大量商品,廉價出售。今天,當然不是翻轉過來了,但是中國應該看到需要其實是相互的,不可取代也是相互的,平等的。因此,中國應該尋求放棄賢妻心態,跟美國做真正平等的貿易對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