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偶像與道路: 基督徒可能對佛教存在誤解

(2020-12-29 06:27:11) 下一個

聖經明確並且嚴格地反對用任何形象來代表神,因此,基督徒敬拜任何形象都被視為是拜偶像。不但禁止基督徒拜,還反對其他宗教徒或者世人拜。

這樣做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有六個假設:第一,真神存在;第二,真神唯一;第三,真神沒有形象;第四,真神外在於人;第五,人必須拜(不是可拜可不拜);第六,拜的對象隻能是真神。

從以上前提出發,基督教對人與神的關係進行了規定:人必須拜真神。但因為真神沒有形象,因此,人不能拜任何具體形象。

這是基督教的立場。從這個立場出發,基督教的認知沒有問題。基督徒對此的嚴格堅持也沒有問題。

但基督徒拿這個觀點來批判佛教,就有點荒謬了。

因為佛教思想體係及其前提與基督教根本不同。

即使按照基督教的定義,佛教也不拜偶像。

如果說佛教中有一個類似真神的概念,那應該是佛性或者自性。如果說佛教也認為人有“罪”,那應該是無明(顛倒糊塗)。

佛性與無明的關係,與神與罪人的關係完全不同。可以說,基督教與佛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體係。在佛教看來,佛性並不外在於任何人,無論是罪人還是聖人,都有佛性,而且都一樣多,聖人也不多一些,罪人也不少一些。佛性與人心不是絕對的二分。正因為佛性與人心沒有二分對立,所以人心中有佛性的體現,比如慈悲與(覺悟的)智慧,人人都有。在這個前提下,人要擺脫罪的束縛,選擇就多了:對自性或者佛性,人可以選擇拜也可不選擇拜。拜,重點也不是向外求諸超然的力量,而是去掉自我的傲慢與執著。

要麽出於天性要麽出於後天認知,人心與佛性融合的觀點是多數佛教徒的默認設置。相比基督徒對於真神崇拜的嚴肅,佛教徒拜佛菩薩形象,更多把這些形象視為一個引導心行展現自性的方便,而不是把形象或者材料當成自性本身。

事實上,佛教也嚴格反對把形象當成真實本身,比如《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教的終極存在是佛性或者自性,是沒有形像的。我們能看見的佛,稱為報身或者化身。佛教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在這個意義上,按佛教的教義,人當然不能通過偶像得到終極真實。在這一點上,佛教不比基督教差,甚至更嚴格:不但偶像不是真實,連名稱都最好不用,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基督教還有“神”的名,佛教到終極處,連“佛”這個名字定義,也不能執著。比如丹霞燒木佛,趙州“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還有“佛之一字,我不喜聞”等等。

那為什麽還要拜佛像,菩薩像呢?這是一種引導,因為佛教從來也不拿形象來代表終極,佛教對形象就沒有特別的恐懼。對形象表示尊敬跟基督徒讀經或者呼求神的原理差不多,形像的作用是心理引導與教育。佛教中的形象,差不多形象甚至每個形象的每個細節都有具體的教育作用。比如觀音菩薩千手千眼,意思是誰都可以慈悲中得到幫助。人的敬拜,就是在接受心理教育和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放下自我執著,慢慢地向終極靠近。細說的話,裏邊有很多道理。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實現無我的訓練方式。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許執著形象了。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多數基督徒還不了解佛教徒的“拜”跟他們的定義的“拜”是不同的。

在物理世界行動,我們要走路----走的是路,路可以讓我們方便快捷地到達目的。在倫理世界行動,我們也一樣要走路,比如處世經驗,道德規則。在心靈世界行動也一樣。從基督教的立場出發,聖經的教導就是路;從佛教的立場出發,佛經的教導也是路。要人敬拜唯一真神,不許有形象----這是基督教的路;人可以拜可以不拜,所拜可以有形象可以沒有形象,無論有沒有形象,拜不拜,修行的目標不是獲得外力的認同,因此也不這些形式上----這是佛教的路。

無論誰的路,路都隻是路,而不是目標。對這點,佛教徒似乎更清楚,因此不喜歡在這方麵做文章批評別的宗教,甚至在佛教看來,大家各自走不同的路本來就很正常,根本不是問題。而基督徒則似乎(相較而言)對路的要求更苛刻,也更樂於拿自己對路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ucky00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受教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