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宗教與野生大師
本來,除了神秘以外,俺對宗教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
自從讀了一些禪宗故事之後,俺對宗教就沒有什麽好感了。
後來讀過幾部經典,慢慢地,又對宗教形成了一個新的印象:宗教本身,或者說傳統的宗教本身,雖然形式化得厲害,但是還是嚴謹地傳承了真正的智慧。這種智慧可能展現在某位宗教人士(僧人牧師阿訇道士---排名不分先後)身上,也可能不展現。但是如果我們去看他們的經典,就會明明白白的感受到,智慧絕對在經典中。
我們對宗教有一個理想假設:必須純潔美好。然而,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太大了。我們今天看到宗教的亂象與笨重,心生失望乃至厭惡,於是轉過身去:去他的宗教。
這是當年發生在俺身上的事。這兩種反應,現在看來,其實是兩個極端------世俗思維的兩個極端:好就必須毫無瑕疵,壞就必定一無是處。
如果理性分析一下,可能更容易區分----如同任何其他存在都有形式與內容,現象與本質的區分一樣-----智慧與追求智慧的人或者組織不是一回事。因為對組織的惡感而棄絕真實本身,不能不說太遺憾了。
俺不是說宗教本身沒有問題。在俺看來,問題很大。但俺既不想改變宗教,也不想解決問題。隻是想練習練習理性,分析一下“宗教”是什麽與宗教為什麽。
宗教是什麽?俺覺得宗教本來就隻是智慧教導。孔子隻是在教智慧,但後人發展了儒家或者儒教;佛陀、基督也是一樣。宗教之可以成為宗教,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世俗思維:我要區分,我要固定,我要穩定。區分固定的對象如果是某種“真理”,有體係的,結果就會形成組織。嚴格地說,如果我們說宗教傳承關於真理的教導,那麽傳承的組織應該不算宗教。因為組織本身並不是教導,也不是真理。
但世俗思維,是的,又是世俗思維,有一個特征,就是典型化。而典型化所依賴的,就是對象最突出、最明顯的特征。看宗教,最突出的是什麽?是那麽一群人,那樣的建築,那樣的書。就依賴表麵上的現象,我們對宗教的印象就建立了,很多人,一輩子,宗教在他們那裏,就是這樣。再深入一點兒,看看那群人做什麽。結果,典型化規律再次發揮作用:那群人中的壞事最容易被八卦最容易給人深刻印象,宗教的深層印象也建立了。很多人,一輩子,宗教在他們那裏,就是這樣。
如果世俗思維都跟受過訓練的科學家一樣,發現原著,讀原著,區分現象和本質,今天多數人對宗教的印象肯定不同。但世俗思維不是科學思維,也不是學術思維,而是世俗思維:八卦信息比理性分析永遠更讓人激動更吸引注意力。所以,普通人很難深入了解宗教所承載的智慧。科學家與學者也不容易,他們雖然會分析,但他們也一樣追求可見量化的穩定認知。
事實上,進入宗教的人,如果沒有嚴肅的艱苦的鬥爭,也還是這種思維。多數或者大多數進入宗教的人和絕大多數沒有進入宗教的人合夥,裏應外合,成功地用組織的腐敗掩蓋了智慧的教導本身。
世俗思維的空當成了新興智者的樂園。新興智者?是的。比起宗教中的智慧傳承者,這些教外的智者更有時代精神,他們沒有宗教負麵印象所形成的負擔,更容易使用當代的語言。因此,他們的話對於追求真理而又不原意花時間摘落宗教思想的人來說,就是一股清流。
然而,這些新興的智者,從俺的聽讀經曆來看,十個中有九點九個,都跟真正的智慧沾不上邊兒。
如果純看他們的說法,那麽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看法,月亮底下也沒有。這些大師們的說法沒有超出經典的,僅僅是俺讀過的幾部有限的經典,俺聽讀的新興大師們就沒有超過的。
沒有超過的意思,不是在高度上超過,而是在範圍上離開。假設以麵積來表示,俺從讀過的經典中得到的知識是一本書的封麵,新興大師們所表達的,大概就相當於“XXX出版社”中的XX這幾個字那麽大。
但為什麽他們那麽受歡迎?俺覺得有幾個跟真理無關的原因:
一個已經說了,他們沒有宗教的不良表現負擔。從心理和思維方式上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實上,他們非常善於而且主要利用這一點來取得競爭優勢。他們不但沒有豬隊友的的負擔,還可以用這一點來攻擊正統宗教來給自己加分。看,我不屬於任何宗教傳統,我的信息是新鮮出爐的。因為宗教傳統很糟糕,所以我的好。受眾顯然非常認同這個邏輯。什麽邏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唄-----我不喜歡宗教,而這位大師也攻擊宗教----自然而然地就站到一條溝(戰壕,傳統地說)裏了。
第二是語言上,新興大師可以避免幾千年傳承所形成的陳辭濫調,用簡潔明白的表達方式。吸引受眾原理同上。
第三,新興大師的報價優惠得難以想象: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隻要明白他們說的,就可以獲得無邊利益。便宜的吸引力太難抗拒,確切地說,簡直致命----千萬不要誤會,俺的意思,就是新興大師們的說法毒性是致命的:思維中的命門被大師們扣住了,要你跟他走,讓你再也不會對那些要求你付出代價的教導產生任何興趣。而真相是,任何真正的改變,都是對現實的改變。而改變現實,一定要付出代價:比如不能做某些以前喜歡做的事,或者做的時候要有更高的覺知狀態。
這就是為什麽俺要冒著風險在題目中的大師前邊加上“野生“二字,俺是專指那些是沒有經過淬煉的大師:他們夠聰明,能夠想到平常人想不到的一些道理,或者說是受到更多的靈性啟發。但他們的吸引力隻是因為他們忽略了兩部分東西:一是嚴格的分析,二是實際操作。沒有這兩部分,他們的說法高明,就越沒有什麽積極作用。而沒有積極作用的反麵,就是有消極作用,讓人沉溺於對毫不費力的轉變的追求當中,浪費人的生命。
當然,俺也不是說他們必然有惡意,故意來坑害別人。俺要說的是且隻是,這種教導有現實的危害或者危險。當然,還要限定一下,就是不是所有的反對傳統的大師都是野生大師。也不是所以在傳統內的“大師“就必定是合格的。在俺看來,性價比最高的投入,是讀正統經典。可能比較費勁,要不斷修正成見,但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