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完美世界

(2020-11-06 21:41:52) 下一個

問:在哪裏?

答:在你心裏。

評:這個回答是老出餿味來的雞湯。

燃鵝,如果對心有一個精確的定義,這個回答可能真的不是雞湯。

先看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到底是什麽。如果不按照傳統哲學的路子,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容易回答。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就是一種知覺,一種不完美的知覺。沒有這種不完美的知覺,就沒有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有人會說:又來。這不又是阿Q式的雞湯嗎?

嗬嗬。不是。

因為這裏說的知覺,不是一個人的知覺,也不是人可以主觀控製的知識信息,而是世界的形式所依賴的本質。一個比較接近的例子: 我們的一切感觀都是大腦裏的信號。如果人可以看到大腦的活動,那麽各種景象都不過是神經上滋滋地冒著藍光白光的信號。如果可以明白這一點,再進一步,“大腦信號”這種概括本身,又何嚐不是一個信號-----連大腦和信號本身的存在也值得懷疑了。這種懷疑可以一直進行下去,但那就如傳統哲學一樣沒有意義了。為了簡單方便,我們就假設一個最終或者最初的感知載體,把它叫做“一種知覺”。

基於這個假設,我們就可以說:沒有這種知覺就沒有世界。

那麽,不完美的世界何以不完美呢?

這就象為什麽一個盲人非要說大象是柱子,大象是繩子一樣。大象不是柱子也不是繩子,有人說它是柱子是繩子不是因為大象真的是這個樣子,而是因為人的感知點偏了窄了。明白這一點,如果有人問為什麽大象長成柱子的樣子,你就不會順著他的提問來提出大象很大或者因為大象很重的種種假設了-----這個問題本身根本不是問題。

同樣,不完美的世界之所以不完美,不是因為世界不完美,而是因為個體的知覺偏了窄了:你的感知不是知覺的全部,因此感知的世界也不是世界的全部,而且恰好是一個不完美的點,於是世界就不完美了。

完美的世界並不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之外另有存在,你隻需要從“不完美”的感知點脫離出來就行了。

又燃鵝,“脫離”並不是平常想象的那樣。它需要在意識的工作方式上有徹底的不同,這種不同又一定要體現在行動中:比如從自利轉到利公利人。為什麽要這樣?原理也很簡單:因為原來的感知點之所以偏窄,就是因為自私自利的本能為自己劃出一個區域來。去掉自私自利的束縛,自然就能感應到全體,而全體,必然就是完美(為啥?因為全體沒有割裂,沒有對立,沒有時空局限,一切引起痛苦的東西都沒有)。為公本身並不是完美世界,但卻是打開完美世界的鑰匙。

《楞嚴經》中有一段: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雲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

  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白話一下大意:阿難問佛:如果人的見聞之性無生無滅,為啥佛說我們這些人迷失自性,顛倒行事呢?

佛就垂手下指,問阿難說:我的手是正是倒?

阿難說,世間眾生把這個叫作“倒”。

佛又問,如果眾生以下垂為“倒”,那麽他們以什麽為“正”呢?

阿難說,豎臂上指就叫正。

佛就堅壁上指,告訴阿難:就這樣一上一下兩個姿勢,世人就分別執為正倒兩個不同的概念。由此則可以推知你與佛的不同。如來安身於正遍知(正知,不是斜知,就是沒有被相上的差別迷惑的知。遍知,就是同時了知一切的知,不是一次隻能知道一個點的偏知)。你們安身於顛倒相。

石評:

正遍知與斜偏知的差別就是佛與眾生的差別。回到本文主題,就是完美世界與殘缺世界的差別。我們所處的不完美的世界就是偏斜知(執著局部差別對立)產生的。偏斜知雖然是幻,卻並非沒有必然性。雖然有必然性,卻又不是唯一的。不但不唯一,而且非主體,非真實。遍知不產生對立與差別:同時包容與死,有與無,是與非,正與反,頭與尾,始與終,能與所,我與人等等等等(這又是假名強說)。而偏斜知則不然,它因差別對立而顯現:貪生則怕死,執有則斥無,是我則非人。勉強地比喻,顛倒見是正遍知中的點。一切存在都以某種形式處於正遍知中,而顛倒見則是正遍知中不同形式的差別呈現。這種差別在正遍知並不構成障礙與矛盾,但顛倒見中則隻見矛盾,於是知此不知彼,是是即非非。眾生的知覺是顛倒見(執著差別)的反映,有是身而有是見,有是見而有是身。有是身而有此世界, 有此世界而有此身。如此,則所見所處之不完美,都由意識分別顛倒而起。超越偏斜知的引導,則當下就是正遍知,當下的世界與佛的世界並沒不是兩個。

對於我們來說,則是我們知覺中的世界與完美世界並不是兩個。

如何超越偏斜知的引導呢??就是在偏斜知的表麵上定下來並且沉下去?。定下來就是不隨波而流了?。沉下去就是深入差別的內部,看裏邊的狀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ucky001 回複 悄悄話 "顛倒見是正遍知中的點。一切存在都以某種形式處於正遍知中,而顛倒見則是正遍知中不同形式的差別呈現。這種差別在正遍知並不構成障礙與矛盾,但顛倒見中則隻見矛盾,於是知此不知彼,是是即非非。眾生的知覺是顛倒見(執著差別)的反映,有是身而有是見,有是見而有是身。有是身而有此世界, 有此世界而有此身。如此,則所見所處之不完美,都由意識分別顛倒而起。" 很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