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天幹有十,地支十二。
一般對天幹地支的理解止於“傳統”二字,而“傳統”往往又帶著“不科學”,“迷信”“過時”等含義。
而實際上,從原理上看,天幹地支係統相當“科學”,也不難理解。
把一天分為白天和晚上,科學嗎?雖然不是嚴格的科學,但也有道理(下文用“有道理”來指合理性)。
在一天中分出清晨傍晚正午子夜,有道理嗎?應該有。
這種劃分是基於什麽原理呢?太陽與地麵的關係。
我們把一年分為四季,也是基於天陽與地麵的關係。
同樣地,天幹也是基於太陽與地麵的關係。太陽與地麵的關係形成的差別不隻是白天與夜晚,冬天與夏天,還有一個:就是地球公轉黃道與太陽的關係。這個關係每年有一定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黃道麵與太陽赤道(一定有這樣一個東西,假名為太陽赤道)的夾角變化,也可能是太陽自身的周期變化---比如太陽自己旋轉或者輕擺),這種變化十年是一個周期。在這個變化範圍內,每年的日地關係除了固定的四季與晝夜以外,還有一種變化,就以天幹來標誌。
類似地,地支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劃分,而是地球的某參數的變化(很可能是地月關係的變化(比如繞地軌道與地球赤道的夾角變化)產生的)。這種變化以年為單位,十二年為周期,就以地支來標誌。
正如地月距離遠近會對地球上的水產生影響一樣,天幹與地支的變化也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以年為單位,地球就要受到來自太陽與月球的雙重影響,而且每年不同,六十年重複。這就是天幹地支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