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行一解

(2020-02-02 10:48:00) 下一個

五行指中國傳統說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不是五種物質。

五行不是五種元素。

五行是五種行。

行的意思就是運行。

五行是五種行的意思就是五種運行方式。

什麽東西有五種運行方式?

陰陽。

陰陽互顯互動,最基本的方式有五種,就叫五行。

就好像地球這種東西,假設物質的地球可以分析歸納為X種元素,這X種元素起初一團混沌,後來分裂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有地核,有地幔,有地殼。每層物質不同,結構不同。

陰陽也是一樣:互相作用之後,根據陰陽比重不同,功能不同,形態不同,也分層。中國傳統把它分為五部分。與地球分層不同的是,五行形成一個循環。

陰的功能最強大的形態用水來代表。雖然用水來代表,但它說的是陰的屬性,是極度收斂極度隱密的,因此就溫度而言是寒,就顏色而言是黑(水,寒,黑,是從三個方麵來描述陰的狀態,不能理解成“水是寒的,水是黑的,或者寒是黑的”)。

陽的功能最強大的形態用火來代表。雖然用火來代表,但它說的是陽的屬性,是極度張揚極度顯明的,因此就溫度而言是熱,就顏色而言是紅。

從構成來看,水代表陰的極致,陰最多而陽最少;反過來,火代表陽的極致,陽最多而陰最少。水火之間,就是另外兩種狀態:由水到火,陽漸盛而陰漸弱,是為木;由火到水,陰漸盛而陽漸弱,是為金。

五行說有一個難處,就是土很難解釋,尤其是對中醫來說:土居五行之中,又是循環中的一個環節,又是循環的載體-----這怎麽可能呢?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矛盾也許可以調和。

如果說火是陽的最高形態,水是陰的最高形態,那麽土就是中和形態。中和之氣的意思不是土是水火中和而成,而是土代表中性勻平之氣,它沒有動性,既不向上也不向下,既不發揚也不收斂。它中正平和不動不搖,陰陽在土中運行。就土本身而言,它就是載體,在五行中就象是處所,因此把它放在中間。把它放在中間的意思,並不是說它有一個固定的位置,與其他四行不同;而是說它到處都是,所以就用中間來表示。中醫所言土王四季,此之謂也。

土雖然沒有動性,但是有表裏。陽的活動結果是強化表,是火生土。陰強大則強化裏,是金生水(元精極度收斂的狀態,以收斂功能來說是水,以形態來說則是土,但這個狀態下的收斂功能更重要,因此以水來代表)。

水以收斂之性而名水,因此土克水的意思重在土製其成----對凝聚有反向作用。土就是含藏水的,與水的凝聚性與流動性抗衡,這就是土克水。

對火來說,以極陽之性而言,其功能在把木調上來的資源用掉,而用掉的結果就是變成某種東西加於表,就是增強表土。這就是火生土。不說水生土而說火生土,是因為順水性活動的結果不生土,順火性活動的結果必生土。同樣,不說木生土是因為木的活動首先促成火的活動。

土成而火盡(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火勢過而土成。火勢之盛衰是由天地氣運決定的。”盡“不是沒有了,而是其運過去了。),陽盡則沉斂之勢顯,是為金。故雲土生金。土本身並沒有收斂之性,但土中之精不能為火所承,而必沉斂。這就是土生金。土生金說的首先是現象,然後才能聯係到土的屬性。

水生木。水本身並不生木,但是因為陰陽變化,陰極而陽生,元精重新生發,向上向外散布,引起生命活躍,這種功能與現象用木來代表。

木對土也有作用,就是克土。難道木的活動不是養成土(因為向外調精來強化表土)嗎?間接地說,是的。但因為木活動的結果並不直接強化土,而是強化火,相當於把燃料調上來變成火,以供燃燒,故雲克土。而火燃的結果卻是布精於表,故雲生土。中醫風木同言,是以風代表由靜而動的過程,相當於資源運輸。而火則為資源之使用。

這樣,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就是可以調和的了。土本身隻有一般性,是載體,是場所。但因為陰陽互動,體分表裏,以及這種互動對元精在表裏的調節作用,土就可以被視為是一個具體的環節。

理解這個循環,就可以明白中國傳統的養生理論了。略說如下:

按目前的中醫理論:腎是生命之源,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養腎補腎,於是吃黑色食品,吃枸杞等等。但這隻是一個環節,如果五行循環斷了,隻補一個環節是沒有用的。更好的辦法,才於讓五行這個循環完整健康地動起來。

五行循環斷在哪裏?斷在火。以人的活動而言,火就是人的思想意識。人的思想意識直接決定它的影響(土),而土的質量直接決定人會從自己的思想意識中收獲什麽(金)。人把精神(火)花到飛散的事務(宴樂,自私,欲望等等)上,就會形成相應的沒有營養的土,金要收獲,就隻能收獲這些沒有營養的氣(可能還有害)送還給腎,腎接受這些東西沒有補益,要活動還要從先天元氣裏麵調集能量,身體當然就衰弱了。

反過來,如果人從腎裏調出能量來,用在健康的思想與行為(火),就會形成有健康的土(會如種子結實一樣千萬倍地增加),這些健康的氣為金所收獲,送還到腎,腎自然就加強了。

這個道理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玄,其實不玄。隻要想一想,你做了一件好事之後,多麽地神清氣爽身心愉快就明白了:人的作為與思想都是有果實的,結了好果實,睡覺也香甜。結了不好的果實,好天氣也會煩悶。生物學神經學心理學大概也會告訴我們做了好事神經或者大腦會分泌神馬讓人覺得舒暢;做了壞事會分泌神馬讓人煩躁。學說本身是什麽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有實際的啟發和可操作性。五行之說,俺覺得可以起到這個作用:健康養生,最重要的一環:用心。把心用在善良與慈愛,就會成倍地反過來滋養自己的生命。

不是利用五行治病,而是明白養生原理,應該每個人都可以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