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大學》說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而後天下平。
後代儒家從這段話抽出修齊治平的根本,就是格物致知。
格物怎麽能致知?
先要看什麽是知。知不是作為具體內容的知識(比如梨子甜杏子酸,或者地心引力導致蘋果下落,具體知識從來不是中國古人的追求目標),而是知的能力,即所謂本心或者良知。人人都有這個能力,但是囿於見聞思考的遮蔽,多數人無法體驗這個能力的整體(致其知)。
怎麽辦才能體驗到整體呢?
就是格物。
格物又是什麽東西?
先看物,王陽明初習格物,一樣一樣的格,格得吐血也沒格明白,因為方向錯了。朱熙也格,他說是格除物欲,沾一點兒邊,但是太容易誤導,讓人以為是要清心寡欲。
其實物即不是一樣一樣的個體事物,也不是對物的欲求,而是整體的物事關係,一切存在的整體。為什麽呢?又需要看格。
格,就是分類歸位。但是格物不是給事物分類,也不是把物或者物欲格除掉,而是以物觀物,分清心與物(或知與物)的關係。能分清心與物的關係,格物隻需要看存在的整體的合理性,是順是逆,有欲無欲,如何分類都沒有關係。比如職位升遷的機會,得到是天命,沒得到也是天命。一口美食,想吃是物,不想吃也是物,吃到了是物,吃不到還是物不論怎樣都以天命整體觀之,這就是格物了。不需要特別地克製,也不需要仔細地分析東西是什麽或者欲望是如何升起的。隻要明白無論有何種經曆心(知)於其中不受影響,就是格物。
搞清楚物的本質、格物的原理與方法,就不受現象影響了。不受現象影響就明白知或者心的本體了。這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了,自然有定靜安慮得,心曠神怡舒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