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這個概念得以自由地傳播,應該是自啟蒙運動起。因此,作為進步概念的自由,有它具體的語境。比如反對君權教權的壓迫,獲得獨立的地位。
這個具體的語境,與君民教俗對立密切相關。在政治上,西方的君與民,教與俗的關係是以對立為主的。西方曆史上缺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君民一體的政治觀。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國王貴族就是國王貴族。國王也可能善良對百姓充滿同情,也可能殘暴貪婪。可能從善如流也可能獨斷專行。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沒有民貴君輕,愛民如子的思想,連口號也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興起,要參與政治,喊出自由的口號是自然合理的。
但其合理性與進步性也隻限於與舊勢力的鬥爭中。
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謂的自由,就已經變味了。
何以故?
因為產生了一個新的體係,人在這個體係中的地位重新劃定了。人的自由,從對秩序的顛覆變成了對秩序的遵守。簡單的例子,普通人有沒有成為資本家的自由?有。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實踐這個自由的結果,就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絕無成為資本家的可能,反麵會百分百的淪為精英資本體係中的一個螺絲釘。 為什麽會這樣?
人類社會的特點決定的。
人類一切行為的基本動力就是生存與發展。而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決定生存與發展就是競爭。競爭的意思,就是誰的效率更高誰就生存發展,效率低就被淘汰。
人類提升效率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協同。誰協同的效率高誰就勝出。
簡單的例子是,任何自由人個體的效率都少於兩個人合作的一半。或者說兩人合作,效率會超過兩個個體。
這就產生一個悖論:純粹的自由的結果一定是被淘汰。要保證自由就要進入協同體係。而協同體係的動作,無論是資源還是決策,都會自然推舉那個能力最強的來主導。這樣,個體的自由就不得不轉為服從。
這就是自由的虛偽之處。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搞電腦的自由,但是沒有成為蓋茲或者喬布斯的自由。事實上,不但沒有成為巨頭的自由,甚至沒有擺脫巨頭的自由。假設世界上隻有一百個搞電腦的人,隻靠搞電腦才能生存,每個人都自由,結果是這些人都會被能力最強的那兩個幹掉。為了幹掉對方而不被幹掉,這一百個會自動分化團結在兩個或者三個大牛周圍。是的,他們有自由。但對多數人來講,自由隻是名義上的。
有人為勞動者鳴不平,說沒有勞動者,資本家怎麽賺錢,財富都是勞動者創造的。是的,財富是勞動者創造的,但是勞動的勞動隻是這一個體係的一部分。這個體係的組織協同比這個組織中的任何一個普通勞動者都重要。而組織與協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隻有能力超群的那些人可以。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個勞動者又確實是依賴協同體係才實現自身價值的。資本家理直氣壯地說我養活了你們,也不是沒有道理。
道理在哪裏?就在自由二字。你們是自由的個體,你們就都是P,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缺你一個,還有一百個等在那裏要補上來。老子會鳥你創造的財富?別扯了,不想幹就滾。所謂自由的個體的自由,會保證他體麵地離開,體麵地生存嗎?不會。絕大多數個體隻能擔心吊膽地寄人籬下,努力奉獻。心甘情願地讓資本家把他創造的財富的大頭拿走。資本家拿了人家血汗也不白拿,在製度上就給他們選票,讓媒體每天告訴他們自由的可貴。
這就是所謂的自由。選擇金籠子還是銀籠子鐵籠子的自由。
其實,個體根本不會有絕對的自由。隻要有競爭,就必然是協同為王。協同為王,對普通人來說,每個個體都隻能是機器上的螺絲釘。如果真的有自由,那就是這個機器運轉的目標是什麽:是把財富轉到個人手上,還是讓財富反哺眾人?前者就是資本主義,後者,就是社會主義。前者殘酷,但是給欲望以無限遐想空間。後者公平,但是會壓抑個體欲望的舒張。多數人選什麽?
多數人選前者。
選自由。選那個欲望可以滿足的夢想----雖然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或者說現實中會把人拖向願望的反麵。但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比如賭博,炒股,買彩票-----別人不行,我不會吧。規律是,多數人就是多數人中的一員。結果就是,選擇自由,得到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