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本來如此

(2019-04-19 11:56:13) 下一個

前幾天看楊定一先生的一段視頻。在引導聽眾進入特定心境的時候,他說到“現在剛剛好”(大意如此)-----是各位覺悟的時機了。

這話說得沒有錯。如果再進一步說,那就是時時刻刻都剛剛好------沒有不好的時候,沒有不對的時候,無論你有沒有準備,準備得充分還是不充分,都是剛剛好。

因為所謂的覺悟,其實就是明白你不需要覺悟。你不需要它,是因為一來你不曾離,二來你無法得。一片葉子無法變成葉子的模樣,一顆水珠無法得到水的狀態。本來就如此,不曾失去,也無法得到。

既然未曾失,又無法得,為什麽“我”不知道呢?

哈哈好問題。

不過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問題:你把什麽叫做“我”,把什麽叫作“知道”,把什麽叫做“不知道”,又如何確定“我”“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我不應該不知道“?

在回答這些問題以前,問為什麽”我不知道“是沒有意義的。

嚴格地說,“我知道”這三個字是被俗化了。因為“我”就是“知道”或者“不知道”。不是先有“我”再有“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是“知道”“不知道”就是“我”。隻要“我知道”或者“我不知道”的印象產生,你就迷糊了-----不是清明之中真的產生了迷糊,而是清明之中產生了一個特定的分隔與對立:我與非我,知與不知。在這種分隔與對立互相定義又互相排斥,隻要意識落在這個對立中的一個點上,不論是追求還是逃避,都是一樣的結果-----迷糊。所以有兩種迷糊,一種是確定型的迷糊,它附著在清晰與穩定上:可以概括為“是X”;另一種是否定型的迷糊,它附著在清晰與穩定的缺失上:可以概括為“非Y”。人的意識活動,隻要是在這兩者中尋求寄托點的,都是迷糊,不論找到還是沒有找到。比如好與壞的對立引發的追求與排斥,得與失的對立引發的追求與排斥,知與癡,悟與迷,我與他人等等等等。都是在對立中取點,然後動蕩。在這兩點之間,除了迷,其實啥也沒有。你看到的錢財美色物用,都是你取點的反照。你取點無私一些,得享的財富就多一些,可以舍己為人,就可以上天堂。取點越私越細,所映出來的境遇就越苦越難。無論所遇如何豐富,所見如何高明,所求如何高尚,本質上都是迷。

這就是為什麽明明一切本來如此,而“我”卻“不知道”的原因:落在對立中的“我”就是“知道”或者“不知道”,而“知道”與“不知道”都是對立中的迷相-----對局部的確認與對對立麵的否定,因此,這種知道永遠無法真正地“知道”。

建立在分別基礎上的我與知道,怎麽可能“知道”無分別的狀態呢?

失望嗎?

不必失望。正因為我與知道是分別相,才無法遮蔽真實,才能顯明真實。比如鏡裏花開謝,水中月離合。花開不是鏡開,花謝不是鏡謝。月散不是水散,月聚不是水聚。隨他形象萬般變化,真實本不動如一。

不需費力,不需周張。

因為本來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