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利益與秩序

(2019-02-15 12:17:31) 下一個

封建製度下的利益在土地。在占有方式上隻有有土地與沒有土地兩種可能。所以地主之間的基本關係是競爭,農民對地主的關係是依附。勢均力敵或者有外力壓迫的情況下,民主才可能存在。否則一定是大吃小強吃弱。這是因為利益是平麵分布的。古希臘的所謂民主,元朝的諸王攝政都是極低級的民主,沒有占有方式的立體化保障,這種民主輕易就會消失。

資本主義製度下的利益在資本。在占有方式上是分工合作。兩個生產同樣產品的工廠之間既要協商又要競爭,而生產不同產品的工廠、銷售、運輸則是完全的合作關係。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這就是現代民主製度的真正基礎。此時,利益是立體分布的。在原料生產與市場無限的情況下,各方都有好日子過。而不是馬克思說的資本家與工人必然你死我活。原料與市場的無限近現代代以來通過殖民、全球化與科技發展得以保障。這就是為什麽資本主義製度垂而不死。如果科技與市場是封閉的有限的,馬克思說的鬥爭才會出現。

民主的本質就是合作協商以保證利益最大化。選票不過是最表層的現象。合作協商的出現與生產方式有關。在分工與合作的生產方式產生之前,民主都是平麵的,平麵的都是不穩定的。極端情況下,兄弟父子都不能協商。這完全是利益決定的。

在立體的分工合作產生以前,資料占有者之間是強欺弱。占有者與勞動者之間則時有反複。勞動者被壓迫到一定程度就會起來,爭奪所有權,成功了就是新的占有者。這就是中國近代以前的曆史。中國的王朝雖然沒有立體的生產方式來保障,但是有一套道德體係來強製各方各安其位。因此也能保持相當穩定。在基督教影響產生之前,西方沒有這種道德體係,基本是蠻夷。基督教的輸入讓羅馬帝國比較穩定地存在了幾百年。但在此期間,西方還是處於比較粗糙的秩序中。直到科技發展,讓生產社會化係統化,西方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合作秩序。這種秩序一建立就煥發出無限生機,成了人類楷模。

馬克思顯然看到了資本主義秩序在建立初期的血腥。從資本主義推翻封建主義的事實推斷出無產階級要推翻資產階級。馬克思沒有看到的是生產方式的生命力不是有多尖銳的對力,而是能為不同階層滿足生存需求。勞動者賺到的錢夠他們過小資的日子他就不再乎資本家拿的錢是他們的多少倍。暴力隻存在於秩序建立之初,一旦建立,在資源與市場無限的情況下,一個高效的秩序沒有人願意打破。

中國革命的動力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高效的秩序。沒有這個秩序,中國就是世界大秩序的最底層,有這個秩序,才可能與其他秩序國家平起平坐。一切都從利益開始回到利益結束,但中間一定是秩序的級別的提升。

按早期共產主義的理想,這個秩序是道德驅動的:大家都在一個秩序中勞動,由集體統一分配成果。這在中國和俄國都有這個基礎。中國有儒家傳統,俄國有東正教傳統。在利益很少的情況下,道德果然發揮了作用,為了理想,在物質基礎極差的情況下也取得了政權。但是在利益變大的衝擊之下,道德的約束力黯然失色。俄國因為秩序的先天缺陷(一腿長一腿短)而轟然倒塌。中國則因為兩腿差不多而熬了過來。

當下中國的發展就是把動力從道德驅動轉到利欲驅動上來,雖然品相不太好,但是這種形式驅動下的民主更現實。

一般政治研究者喜歡看製度本身,其實製度與生產方式相關。隻看選票的民主不論形式多高級,都必然失敗,因為沒有土壤。如果隻看選票,中國農村或者基層應該已經實現了--主,但是其實是封建製-----土皇帝地頭蛇可以操控選舉把持政務,越是沒有產業特色的地方越是如此。這就是因為沒有有效的分工合作機製來分配利益。土皇帝安插親戚把基層利益變成了自家利益,沒有受到上下兩個方麵的監督。如果有一個獨立的或者不受當地影響的政績評估機構(比如信訪或者監查)直接調查民眾滿意度決定基層官員任免,這個毛病應該可以去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