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樂記》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未發這個詞很妙----發就是發展,展現。未發,就是沒有展現。這種“沒有展現”是個什麽狀態?其實未發與後來王陽明說的“寂”是一貫的:同我心所見之花相似,各種未發的情感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也不是既有又沒有。如果強行標示它的狀態或者屬性,隻能是“沒有在感受中呈現出來”。不能說“必有”,也不能說“必無”,因為“有”與“無”這兩種性質都是意識判斷的結果。而 “未發"與”"寂”說的是進入意識之前的樣子。
這種說法容易給人以“中就是模模糊糊分不清什麽是什麽”的印象。但這是世俗理解。混沌的本義應該不是這樣。為啥?因為“模糊不清”的感受的前提是你想確定是什麽,但是確定不了。或者說你知道有不同的東西在那裏,但是無法分辨。而混沌的狀態不是這樣。因為如上所解,“確定”、“知道”“不同的東西”都是形象或者意識展開之後的情況,而混沌說的是展開之前的樣子。比如一瓶墨水,並不是各種字或者畫亂糟糟混在一起的狀態,你也不會想確定裏邊有什麽字什麽畫。對於用墨寫成的字與畫來說,墨的狀態就是混沌, 就是中。在這種狀態下沒有有字沒有字的問題。這其實是一種純粹的沒有展現的狀態,跟形象有無沒有關係,形象有無是後來的事情。
那麽“發”----展現又是什麽呢?形象、意識或情感的展現並不是脫離混沌,而是混沌中的局部相較呈現。比如雲彩成了狗形牛形,就是發-----形象展現出來了。形象展現出來是不是就破壞了原來的混沌狀態呢?當然沒有。雲還是雲,還是水汽。同樣地,墨寫出字來,畫出畫來,有了形象與意義,但是墨還是墨,它不因為寫了漂亮的字變漂亮,也不因寫了不漂亮的字而不漂亮。不因為字清晰而有清晰的品質,也不因為字不可辨認而有模糊的品質。墨的屬性跟墨所成的形象沒有任何關係,永遠純粹單一。
雲顯為狗,墨顯為字,就是“中節”,節就是成形成象成物的規律。中節就是符合成物成象的規律,“發而皆中節”就是情感展開符合了特定的形式(天道)。符合天道的表達與展現就是和。和的狀態之下,萬有圓融一體,互相聯係,互相滋養。如果說“中”是未展開,“和”則是無衝突的展開。人與物,自與他,和諧完美。
中與和與儒家的“仁”的思想是完全契合的。如果明白情感情感或者情緒上的中與和,就可以明白思維與意識的仁的狀態:心地渾融自他如一物我不二就是仁(果仁的仁,意思就是仁的本義。為什麽?)。心思未起時是仁,心思既起,如果隻看本質,則依然是仁。如果看心思的形式與內容,那麽就是人我,好壞,是非。超越這些差異,直接體驗心地本身,就是未發的狀態,就是仁。仁不否認差異,但是更強調現象差異背後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