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孫猴子與如來掌

(2018-12-06 14:02:37) 下一個

跟本壇的悟空兄沒有關係啊:)

佛教有一個唯識宗,俺知道的大概就是基本的八識之說。這八識的分工合作機製,網上就可以搜到。

今天提起,是因為忽然覺得這個分法可能會有助於揪出那個滑頭的“EGO”。

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

前五識很容易理解,意識,末那識(譯為恒審),阿賴耶識(譯為藏)值得細看。

我們現在一般說的心或者意識,常常是六七八三識混起來的。

比如思維的功能,這其實是意識。意識有認識思考的功能,但是它隻是反映,並不執著。比如兩個蘋果一個大一個小,對此進行判斷,是意識。

而對思考的結果進行分別,再定義好壞是非,這是末那識的功能。比如大的好,小的不好。

而第八識藏識就是把分別之後的認知貯藏起來,成為以後判斷的依據。

我們說的EGO就是後邊這三樣共同作用產生的。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末那識,它會驅動意識不斷地比較分析判斷產生新的滿意或者不滿意。讓人以為去掉了舊的,進入了新的而滿足於欣喜(如果新的可以進入,那麽一定跟舊的沒有本質不同),反複追求重現。或者以為舊的去不掉而陷入懊惱(如果舊的會因去不掉而障礙真實,那麽這個真實一定還不夠真實),想方設法躲避。其實這兩樣都是第七識判斷分別再加以執著驅動的結果。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就是六七識(思維)的代表。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動來動去,一刻不停(心猿是也)。隻有真心可以降伏他。其中的一個表征是如來佛的手掌,猴子再怎麽折騰也出不去。

第七識尋求的是分別之後的讓自已安穩的結論。而真心則一體具照,不做分別而平等反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開心小草 回複 悄悄話 讀了這篇,想起了心猿意馬。心是各種不停跑來跑去到處攀緣的念頭,就像悟空,意就是追隨念頭的編輯故事的意識,思維。所以唐僧總要拽緊韁繩,不讓馬跟著亂跑。久而久之馬被馴服,就不用再抓著了,再進一步馬和人都不見了。很喜歡讀你的文章,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