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又先聲明:本貼胡說兩種思維方式,且假定這兩種思維方式不分古今,不論流派,不聯係具體應用。
一種是中國式(比如先秦)的,重模糊和諧;一種是西式的,重邏輯分析。兩者的工作目標顯然不同,中國式的重回歸,回歸聖人,回歸和諧,回歸天道等等,次一等的也要保持,保持現狀。西式的則重開拓探索,向前再向前,發現再發現。
從內容與曆史表現上看,這是兩種本質不同的體係(不是纏繞同一個目標形成的不同理論與方法)。
既然是不同的體係,在評價比較這兩個體係的時候,應該有一個標準。
但這個標準怎麽確定?
以西式或者中式為標準,那麽其實不用比較了,標準一定就知道誰高誰低了。比如講邏輯,理論的係統化,西方一定勝出,這些本來就是西式體係的核心嘛。這種比較,說多說少,都沒有意義。以中國為標準也差不多,你說“和”“仁”,連個明確的定義都沒有,又怎麽比。要他放棄對定義的執著,去體驗一下,這就更強人所難了。
在這個意義上,客觀的比較,應該是按第三種標準。比如係統中個體的幸福指數之類的。這又太具體了,每個時期每個地區可能都不同。
還有一個,就是切換的靈活性。俺覺得中式思維向西式思維切換會比較快,比較容易,反之比較慢比較難。這可以聯係到壇子上說得正熱鬧的“發展前途”:中國思維如果隻是轉換成了西式思維,那就不是中國的成功。如果中國思維可以在兩種思維間切換,那就可以看成是中國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