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內經,老子,聖經與童話故事裏的養生秘密

(2018-10-23 08:33:42) 下一個

題目有點兒大,其實是各取一例:

內經裏有一句“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老子裏有一句話,叫“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

聖經裏有一個故事,大意是撒旦向耶穌承諾讓他成為地上的王,然而卻被耶穌嗬斥。

童話故事裏有一個狗哥哥與大公雞的故事。大意是狗哥哥出門,囑咐大公雞不要離開家。結果大公雞抵擋不了外麵的誘惑,走出家門,被狐狸抓走了。

這四個例子說的其實是一件事:生與死的機樞。假設生死為兩個世界(平行並存,不是空間上的相鄰),這兩個世界中間有一道門,那麽跨過這道門,就可以從一邊到達另一邊。

假如事情真的這麽簡單,那不是人人都可以長生永生得道成仙了嗎?為什麽事實不如此呢?

因為這兩個世界對人的吸引力不同,可感受度不同。

隻看狗哥哥與聖經裏邊的故事,兩者一正一反。撒旦的世界色彩繽紛極具魅力,對我們的感官與思維來說,接受他的許諾,意味著擁有無盡榮華,拒絕他,則意味著選擇寡趣乏味。然而這隻是就我們的思維判斷而言,就故事的寓意而言,接受撒旦的世界,可以盡感官之樂,結果卻是死。拒絕撒旦,則是艱苦平淡,然而結果卻是”永生“---而聖經裏天國的富麗,實際要遠超撒旦所謂萬國的權柄。當然,我們不是要討論聖經的教義與故事的真實。這個故事隻是用來說明我們的感官給我們的生死抉擇造成的困難。

耶穌成功地抵禦了撒旦的誘惑而保持了”永生“

大公雞則沒有抵抗住”外麵的誘惑“成了狐狸的食物。

事實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抵抗”外麵的誘惑“-----大部分是榮華富貴。有一部分克服了功名利祿的誘惑,卻落入了所謂世出世間的理想,比如一心鑽研學問或者宗教。再有一部分超越了心誌的束縛,卻依然陷在思維名相之中。由粗到細,無論這些東西顯得多麽美麗多麽精妙多麽高尚多麽深奧多麽主觀,它們都屬於死的世界。----內經所暗示的”外“老子所說的”白“,佛教所說的”相“。無論我們多用心,這些東西都無法卻定為我所得,為我所有。它們總是在變化,由微而顯,由盛而哀。老子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世俗的理解是最終會失去,而其實則是當下就是空虛。----說得更嚴重一點兒,專注於現象而對生命本身沒有意識,這本身就是”找死“。反過來,在感知現象的同時安住於內在真實,當下就與永生相通。”安住於內在“的作用一點兒也不神奇,每個人都有體會。最明顯的比如比賽時安住於自己的節奏就不會狂躁,贏的機率就更大;反之,過分在意比分或者對手的狀態,往往會變得被動。再大一點兒,其實一個人的成就的大小往往不在他的聰明程度,而在於他的定力----處驚不變,在紛亂的局麵中發現規律把握機會的能力。對於養生來說,原理其實也是一樣。如果能做到安住於生命的內在真實,那麽自然就少受外界的幹擾,自然健康長壽。

遺憾的是,無論外麵的誘惑會導致多糟糕的結果,它至少顯得真實可以把握。相比之下,”裏麵的生命“,對大多人來說,隻不過是聽起來美妙,實際卻空洞玄奧難以把握的想象罷了。

對感官和思維來說,”真實的內在“確實無法把握。這也不奇怪,因為感官和思維,本來就是被外麵世界誘惑的結果。換個角度來說,就是感官和思維是為外在的世界量身定製的,它當然無法感受內在的世界。因此,對落在感官與思維的人來說,如果願意嚐試,最好的辦法就是”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或者”知外守內“ 。這樣,就會”真氣從之,病安從來“。

這樣,生死之門雖然有兩麵,但對感官和思維來說,隻有一個通過的方向:超越”外麵的誘惑“。

但這樣說,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裏,怎麽可能”精神內守“------日子不過了?這是誘惑的另一個麵目。對付它,還有一個辦法叫”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意思不是走神發呆的不見不聞,而是讓事情不停滯於心,”為而不有“----凡事盡可用心去做,但是如實觀察,不要讓它成為你,成為你的生活或者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