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氣盛,覺得贏一定是把對手打翻揍扁。那時候覺得中國抗日贏日本不能算”贏“,因為不是你把它幹掉的,是他自己撐不住了。
後來看曆史,這種消極的贏的例子太多了。兩方對抗,一方退卻另一方就算贏,比如城被圍,解圍就算贏可以慶祝了。
高手對決,雙方同時中招倒下,還活著的那個就算贏。
這次貿易戰,就有點這個味道。
美國想速戰速決。
中國不得不應戰,但是要持久戰-------中國也沒有意願沒有能力速戰速決----也隻能持久戰,以拖待變。
但這樣拖顯然創總是不樂意的。所以創總不停地喊話。
這讓人想到混混鬥毆,打兩拳就問:服不服?到底服不服?你TMD服還是不服?認輸就饒了你。。。
但這個場景出現的前提是,一方已經被打倒在地,沒有辦法反抗了。
可是中國已經被打倒在地,無法反抗了嗎?
俺不知道。從表麵上看,中國受點兒傷,出點血,但還沒有到起不來的地步。
創總在這個時候不看美國受到的傷害,隻顧一直喊”中國已經被重創,下一波打擊就要來了,快來談“的意思就很明顯了:1. 創總其實也有點兒打不動;2. 已經開打的部分也沒有達到目標;3. 創總急於實現自己的目的。
如果這幾個推論是對的,那麽中國的窩窩囊囊的拖字訣就是對的。
創總想讓中國大幅讓步:但是他的時間不夠多,優勢不夠大。最重要的,他的戰術不對頭,他大喊大叫,威風凜凜,其實已經把中國逼上了一個沒有辦法妥協的境地。他的目標和手段互相矛盾了。
中國越不妥協,創總逼得越狠。創總逼得越狠,中國越不能妥協。死循環,無解。
結果,就是拖下去。創總出狠招,放狠話。中國窩窩囊囊,挨刀,出血,忍著。但創總後院不斷有人放火,有人掣肘,所以出招越狠,對自己的傷害就越大。
所以現在看,貿易戰如果打下去,就是看誰挺得住,熬得久。
現在創總又要出二千多億,差不多經濟牌也要打完了。以美國的傳統思維,必定以保全生命為要,不會拚命。因此,中國如果再挺一挺,美國大概就無功而返了。
當然,美國也不會空手而回。所以現在是要挾,大開口。不成功,就會口開得小一點兒。再不成,就再小一點兒,到了中國可以接受的程度,deal.
如果是這種結局,那麽中國就算”贏“,”躺贏“-------被打了一頓沒死,對手撤了。
這是最可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