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有三密,其中之一是身密,而實現身密的方法之一是結印。結印的原理就是以身調心,通過一定的姿勢來影響心的活動。
聽起來神秘,其實每個人都在這個原理中,每個人都時刻在結印。
先從姿勢說起,所謂姿勢就是人的身體的狀態。而這個狀態可以看作是用心的反映。
其實凡夫印就是身體散亂,聽任下意識號令的姿態,舉手投足,行住坐臥,隻要是身體意識為主,就是在結凡夫印。
結什麽印致什麽心。結彌陀印,安極樂心。結凡夫印,生散亂心。反過來也是一樣。
印的功能在於引導提示,而不在於成就(方法不是目的)。結凡夫印,心散在得失利害之中。結一個阿彌陀佛的印,就可以引導人把心集中在無量光世界(自由境界)。
更深的道理是,凡夫世界與自由境界並不隔閡(其實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與哪種世界相應完全看你自己的選擇。孟子說人心如同一個花園,有人用心培養雜草,,這隻是因為他的心沒有意識到珍貴花木的存在,否則不會如此。凡夫用心也是如此。
自由境界安穩現成,但是凡夫用心在矛盾鬥爭上,感受不到。
佛教說自性,真心之類的本體,沒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是不可想象推理的。
在不可想象的情況下硬要想象推理,得出的印象隻能是錯的,扭曲的。
古今的覺悟者常常會說“當下即是”。而普通人往往把這話理解成“當下雖然是,但是我需要悟,而悟需要時間與功夫”。
其實不是這樣。當下即是的意思,就是當下即是,不需要你做任何的努力與追求。感受不到“當下即是”是因為你結的印不在當下----你在利用心思,想象一個不同的境界,於是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境界不存在”或者“這個境界存在嗎”或者“這個境界太遠太難,我需要努力”。
這是心思的功用,你被心思的功用迷惑了。
比如看到一幅畫,你看到的是形象美醜好惡,但實際上隻是線條與色彩。你不需要改變這個形象就可以看到線條與色彩,它們就在那裏。
心思也是一樣。心思固定在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世界的對立上,這些對立反映到意識裏,就是有身體的“我”,形成了“我的”“我要”“我能”“我不喜歡”等心思與相應的行動。這就是凡夫印,是被迷惑的原因。
與凡夫印相對的是聖賢印。聖賢與凡夫長得沒有什麽不同,隻是結印(用心)的方式不同。凡夫以小我為念,聖賢以天地為心。以小我為念,處處執著對立與不同,表現就是散亂躁動。以天地為心,超越對立差異,表現就是定。定不是死坐不動或者沒有心思,而是超越矛盾對立。古今中外,聖賢言行在形式上都可以歸為守定---不因相的差別而動搖;在內涵上都可以歸為仁義。仁為一體,義為天理。聖賢與凡夫的差別,不是心有兩個,而隻是落處不同。落在大處就是聖賢,落在小處就是凡人。
這種現象上的差別理論上很容易超越,換個用心方式就行了。那個大心,真心,從來也不曾消失。聖賢們就想辦法讓人可以感受到。最根本的就是大心大願智慧利他。但這也不是誰都能體會到,那麽就再想辦法給人一個具體的形式,可以把握的形式。通過這些形式,心就可以從散亂偏狹轉化到整一周全。所謂印,俺理解,本質是用心的形式(手印是一種引導方便)。隻要你的結印方式(用心)與真心相應,就可以轉化小我,糾偏歸全。有這兩樣,人的心思就轉到道上,與天地佛神相近了。比如你用心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是在偏象的矛盾割裂中不斷往返。係心於天地,則能逍遙安適。天地不曾遠人,隻是人不曾在上邊著意。
印的功能就是給日常思維一個超常的形式,借這個形式有可能收束散心。
形式不固定於一種,形式本身不是目的。形式不能保證達成目的。達成目的也不限於這種形式
總之,能不能體會當下即是,不是看功夫,而是看會不會用心。會不會用心,看對自己的印有沒有覺知或者與聖賢印能不能相應,兩者中有一個肯定,就可以體會“我非我”或者“當下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