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意識分別的反映。
對於生命來講,身體就是柴,心的活動就是火,而呼吸就是風。
意識對差別的執著越深越細,呼吸就越粗猛,火就燒得越旺,柴就耗得越快。
有意識活動就一定有呼吸。
能控製意識活動就能控製呼吸。反過來,能控製呼吸就能控製意識活動。
所謂控製並不是用意識控製,而是在認識上控製,把執著於得失差別,利用意識來分析“外在事物”的思維機製淡化掉。
方法應該有很多。一種方法是信仰,把個體得失委托於天地,神,命運等等超級存在。由此把出於個體心思欲念的分別意識轉化為修身俟命的意識。看到身心與天地的同一關係,放任此身此心悠遊於天地之間,徹底放棄個體的憂慮掙紮。
一種方法是找到意識活動的命門。比如有一個搞不懂的問題,要是想怎麽搞出答案,這就是意識的作用,是風火交熾。要是不管答案,而隻是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疑問本身,看這個疑問是以什麽樣子產生存在的,這樣風就平了,火就弱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找到呼吸的竅門,怎麽意守,怎麽觀想,怎麽做到深細勻長。
還有一種方法是讓人頓悟:啊原來什麽也不會得到什麽也不會失去。
如果不看原理,這些就是不同的“修煉”法門。其實對法門本身的執著或畏懼也是意識的作用。要突破意識對人的束縛,就要明白意識是怎麽工作的。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明白,而是中國“格物”式的明白。意識其實如同機器,比如一輛車。一般人隻是用這個機器,但對這個機器本身沒有認識。而生命解放的原理就是對意識本身有明白的認識,好比不但會開車,還會修車。各家方法不同,原理其實都一樣,就是要打破分別執著的心態。無論從哪裏入手,對象都是一樣的,目標也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