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主精神與順民思想

(2017-10-20 12:54:40) 下一個

民主作為為一種製度本身就是活的,以民意為主的。這意味著法律規定條文等等的解讀與應用都應該以民意為主。如果把製度條文定死,讓老百姓限製在絕對的條文下,那就不是民主,而是製度主了。

民利得到切實保障,民意得以自由表達,這才是民主的精神。

把希望完全寄於製度本身,希望通過順從忍讓得到眷顧和獎賞是不是民主精神?俺看不是。這就如同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一言不發,希望老師憑考分給他好成績一樣。又如同一個員工在策劃會上一言不發,等著實踐別人提出的方案一樣。在美國,這樣的人會得到社會認同嗎?不會。對一個人如此,對一個人群也如此。你不爭,但是別人在爭,最有可能的就是會爭的人直接忽略你的利益。雖然你心裏非常渴望得到認同,強烈希望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是你的行為卻在告訴別人,你是無所謂的。他們絕不會把順從看成你的美好品質,而是會把你沉默看成你的意誌,你的自由表達。你如此表達,他們就以你所表現的對待你。說得再難聽一點,以交通為利,如果有你路權卻要退讓,別人會認為你有禮貌嗎?恐怕會直接遭到身後車主的反感與嗬斥。

民主精神有一個前提:所有的人都自覺維護自己的權利。民主精神有一個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有能力準備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你沒有這個素質,你會被民主機製淘汰。正如不腐敗的人在腐敗的官場難以立足。

讚美美國的中國人天天喊著在美國享受到了民主,其實他們隻是享受到了脫離中國社會體係的自由。在骨子裏,他們連民主是什麽都搞不清楚,拿順民意識當民主精神,希望主流承認,期待白人垂憐,等候法律公正,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民主天恩浩蕩,草民隻能感戴,表達不滿就是忤逆不道。”要描述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可以隨便找一篇古代讚美朝廷或者皇帝的文章,把朝廷或者皇帝換成美國或者民主,其他的一個字也不用改。

這種順民意識才是民主的死敵。他們把表達看成風險,他們不但拒絕自己表達與參與,一切等候權威,等候恩澤。還要打壓同一個群體裏的參與意識。如果投降能保命,那麽就投降。如果同類犧牲能換來安穩,那麽就讓同類犧牲。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美國人當年如此,美國何以立國?如果美國人現在如此,美國何以強大?美國之為今天的美國,是爭來的,拚來的,不是忍來的讓來的。

跳到結束:如果以在美國為榮,就要自覺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以美國強大為驕傲,就要克服順民思想,加倍努力地表達自己,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才是美國的精神,自由的價值,民主的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