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
2010年6月份,不到23歲的我去了德州Austin實習,隔年順利拿到H1B,年薪5萬5。
這個時候我開始看房。中國人的局限性,隻願意在目前住的地方看房,所以看的都是Guadalupe這條街上的。當時在30街和Guadalupe上,一個1200 sqt的全新condo,2bed2bath,不到20萬。可能各種費用加起來,月供不超過1200,然後還可以lease其中一間房給室友。
可惜我媽不在了,我並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再加上人懶,兩眼一閉頓時覺得還是算了,過美國人的生活吧。
現在這個condo估計至少35萬了。
事件2:
2016年11月份,我回國處理當年的爛帳,順便拿到了母親的股票帳戶。裏麵一共2萬多RMB,3隻股票,這麽多年過去了,依舊跌的不成樣子,underwater 50%,但是我也舍不得賣,總覺得可能還能漲會來。
我在家鄉(三線城市)轉了一圈,覺得經濟一塌糊塗,房地產和實業感覺都不行了。一條500米的路上,能看到5個火鍋店、6個串串吧和10個服裝店。關鍵是,並沒有多少顧客。而這些商業門麵的上麵就是新建住宅,也是空的。我當時想,應該是幾年前大家通過房地產和股市賺了很多錢,由於現在房地產和股市又不好,所以大家一窩蜂的把錢拿出來投資各種生意,結果太多人做同樣的事,導致供大於求,生意蕭條。
我突然覺得可能國內的錢又要回流股市了,是時候進場了。可是買什麽股票呢?
在美國這麽多年,我深刻的意識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我想買白酒股。當時我一共就知道2個白酒股,茅台和瀘州老窖。但是茅台當時的價格特別貴,我小農的隻往帳戶裏麵打了3000 RMB (怕自己到時候取不出來),買了100隻瀘州老窖。
在這過去的一年裏,茅台從250漲到560,瀘州老窖從30漲到58。
但是我隻買了100股瀘州老窖!!!!
什麽也不說了,小打小鬧是不可能發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