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桶與擦屁股
去了趟羅馬與Sorrento,住的3個旅館個個都有這玩意兒:
第一次知道這家夥是通過電影《鱷魚鄧迪》(1986年),“鄉巴佬”去了紐約大都會,住進了豪華賓館大套房,那個不自在啊,很好玩的:
馬桶旁那個是什麽呢?查了一下叫bidet,網上中文翻譯有:坐浴桶、淨身盆、下身盆等,也有人更直白地稱為「洗屁屁台」。用法呢,這樣的:
大約10年前,牆國國民出現過一波去日本“爆買”的現象,主攻:炊飯器+智能馬桶蓋,一進一出,人生每天的兩大需求。智能馬桶蓋的日語是個外來語:ビデ,這個外來語的語源是法語bidet、而非英語。但這個智能馬桶蓋的原型“溫水洗浄便座”,則是在60年代初、由一位美國人Arnold Cohen為了減輕他父親的直腸病痛而設計發明的,所以當時的產品銷售隻是麵向醫療/福利設施。日本人,他們在64年進口了美國人的這個“醫療設備”,67年開始國產化,接下來便是一路“改良+開發+家用化”,終於,歐洲人“馬桶+bidet”的衛生間標配、被“二合一”後擠進了他們狹小的住房空間。
網 圖
接下來呢,今天想聊的一個話題:你覺得如何才可以擦洗幹淨?
很多現代人都相信用紙,軟軟的,擦。即便現在加裝了智能馬桶蓋,大多數人還是先用紙擦,再用溫水衝洗,所謂的衛生習慣吧。
網 圖
“很多現代人”,相對應的還有“現代的很多人”,他們堅持隻用:水+手。印度那邊的地區習慣、阿拉伯伊斯蘭的宗教習俗(?)……各種理論都很有意思,唯有一點似乎是各地公認的:用紙擦的地區/人群,痔瘡得病率遠高於用手加水的。
****** ****** ******
在意大利的最後兩天,一開廠經商的朋友抱怨他微信上的大爆發:大量控訴日本排放核廢水/核汙水的文章。朋友自己也寫了一句發在朋友圈:你們這些草民啊,你的“科學”你的“分析”,其實都出自那個政府的有意導向與管控!
草民,這詞真好。不由得讓我想“草紙”一詞,以前用的很粗糙很硬的黃褐色廁紙,用完即扔,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我呢,特別喜歡洗澡。
https://www.connexionfrance.com/article/Practical/Property/Make-sense-of-The-French-bidet
你得說在哪兒啊,在日本的人會覺得:啊,這麽晚啊…………不對,你裝的是智能蓋還是歐式的啊?
不來也罷,日本也落個清淨,其他回家的旅遊者並不少。等這陣風過了,國人還會一窩蜂來,畢竟,ビデ衝洗是種享受,誰會跟享樂過不去?所以呢,我們看熱鬧、看戲。
https://www.fnn.jp/articles/-/520324
當初讀這新聞,真感到國男現在去日本是為報仇了,估計他太太也無所謂……
聽說日本人有發明洗土豆機的,進一步解放了人類。但是看你繞來繞去,無非想讓人點評“五毛一刀的土產廉價黃草紙”不可。翻翻曆史紀錄:“ 1982年,輕工業部造紙局都已經開始評選中國最好的衛生紙產品了,可實際層麵上,我們生活中,完全拋棄和嫌棄各種代用品、純用“雪白的衛生紙”,至少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了。”
這草紙不是那草紙,粗製濫造顯特色。【此處省略若幹字】
一歐元一次的歐陸收費東廁,比北美免費的設施維護的更好,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