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芭蕾與包養”
(請點擊紅色字體)
上篇《一篇影響蓋茨夫婦婚姻的文章》,文中用了Edgar Degas的油畫,並寫了一段“100多年前,不管是巴黎還是倫敦,去芭蕾學校學芭蕾是窮家女孩找到包養的一個通道,最終成為青樓女子的比比皆是……”,不料這個“芭蕾/包養”引起了幾位朋友的興趣。那就再加一些信息,看看能否支撐“我”的觀點。
請大家先讀一些相關文章吧:
《The Sordid Truth behind Degas’s Ballet Dancers》
《How 19th Century Ballerinas Were Sexually Abused》
《Sexual Exploitation Was the Norm for 19th Century Ballerinas》
Ballet Rehearsal on Stage, 1874 by Edgar Degas
現在再看看這幅畫中右側那兩個油膩中年男,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伸直雙腿斜靠在椅子上,他對芭蕾沒什麽興趣,隻是在等待他的“幹女兒”下課;“你也去看看挑選一個吧”,另一位帶著帽子的黑衣男則是他帶來的同伴,黑衣男順手從旁邊提來一把椅子,騎坐,開始對她們一一過目,認真地選拔一番……半小時後,他們4人、或5人,一起歡快且迫不及待地離開了舞蹈教室……這就是上麵最後一篇文章副標題的由來:Wealthy men turned the famous Paris Opera Ballet into a brothel。
我們再來看另一幅Edgar Degas的畫:《The Star》(1878),注意一下畫中左側垂幕後的黑衣男,這位不露臉的男人是誰呢?
“This is the young dancer's patron”,那什麽是“patron”?估計那時代的西方還沒有“Sugar Daddy”這一單詞,不過同時期的東方有個相對應的“Geisha(芸者) & Danna(旦那)”……(這就是“比較學”的有趣)
相關鏈接:《The Star, 1878 by Edgar Degas》、《Geisha》
如何?有沒有心涼的感覺?那個時代就是那樣子,那些事情其實並沒有超出我們的想象,而隻是我們現代人不太情願接受或者麵對那些曾經的事實,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她挪到了“曆史(思考)”範圍之外,因為我們真心認為也真心希望芭蕾及其演員始終是優雅且純潔的。
我們應該為今天的芭蕾世界感到慶幸,慶幸她如今的體麵。不過,你是否意識到,在Epstein的世界中,客戶們也在慶幸,因為 Wealthy Men 已可以在全球找到各行各業的人,貨源早已不再局限於某個行業或某個人群之中了!
最後再放一個同時期另一位畫家的作品:Backstage at the Opera by Jean Béraud,相關研究文章是這篇:《The Opera of Paris: We Procure Our Ballerinas to Wealthy Men》
(請觀察一下裏麵的組合)
我家男娃居然聽懂了,回答說:I know what you mean. Teens are the hope of humanity
:)且莫擔心,文字影響力的深度和廣度要取決於很多因素。
我的博客少時開多半關外在看來是和加拿大去年的防疫政策類似。
這事兒還是不能多想,但想想也蠻有趣的,特別是當給一個行業群體冠上一個什麽“家”……以前看到一個段子:A說“共產黨員都是政治家”;B反駁道:不,應該是經濟學家,幹著幹著都有錢了,:))
祝好
我認真的時候是不是太過於認真了呀??
春安。
人類畢竟還是需要芭蕾這種藝術形式,所以想出各種花招支持她,支持芭蕾就得從支持芭蕾演員開始,100多年前是個人之間的包養,一種單邊協議;後來因為社會道德意識原因,產生了多邊協議,也就是用財團或國家財力包養,以及舉行募款酒會,找群包……這些和國際政治的發展模式一樣啊。謝謝你的留言,非常有啟發。 :))
回複 '紅米2019' 的評論 : “真有點戳心”
也為芭蕾,也為名畫。以後看畫兒也難免帶點兒階級鬥爭觀點。
腦補一下五湖兄跳天鵝湖,四小土豆翩翩起舞。。這畫風要火,哈哈哈!
土豆,你找得出這樣一幅畫嗎?畫一幅吧~~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974/201710/25063.html
莫非皇帝的新衣裏那小孩是土豆的遠房親戚?~~
魔鬼的勾當,是指見不得光!
有本質區別的^_^
另外,Epstein和他富豪圈,那些事兒真的假的啊?如果相信這些魔鬼的勾當確實存在,那麽也就沒有理由不相信陰謀論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