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的陸軍”/“薩摩的海軍”
(大概一年前吧,一位同學要求介紹一下二戰前日本的“長洲的陸軍”/“薩摩的海軍”,於是土豆拉拉扯扯整出這篇給他,同學讀後說看不懂,後又給另一位理工科女學霸,也說看不懂,後又給一位喜歡打仗電影的男同學,他說:我是看得懂的,估計得有一些日本明治時期的知識才能明白。土豆作罷,也沒想再去整治整治,反正華夏精英偏向於歐美的居多,而且越來越偏向於歐美。今天整理/釋放一下電腦內存,把這東西轉放到博客吧。也歡迎隨意閱讀,隨便留言,或者拿去重新處理,不用客氣,曆史沒有版權,土豆到處都有,周末快樂,:))
前述,
簡單講,用土豆的話講,日本其實一直是處於各地各自為政的局麵,(諸侯/軍閥?) ,後經戰國梟雄織田信長(類似於羅馬共和國末期的凱撒?)以及豊臣秀吉(類似於進入羅馬帝政的渥大維?)的武統,然後轉定為徳川家康(將軍)開始的德川幕府文治。各地與中央幕府將軍的關係類似於歐洲封建城邦與君主的關係,各地大名(公爵/諸侯?)在本地是絕對老大,但中央幕府絕對禁止各地大名與大名之間的互串,還會經常命令他們自費遷來遷去,類似於以前中國中央害怕各軍區司令員;同時,為了消弱各地諸侯的經濟儲備,會經常要他們送東西給中央,如修建大阪城的巨石就是命令各地拉來的,而且經費自理。
另外,對於各種戰亂反叛,即便有追究連帶責任製度,但株連九族這類少有聽說/似乎沒有,反叛者家係實力會被嚴重消弱,但家係結構一般還能保留,所以去日本各地旅遊,都能看到當地大小望族的家紋及家譜,基本都保留得很好。
同時,整個時期,或者說整個日本史,都是在一個天皇朝廷內的事情,日本沒有中國式的改朝換代,或者一朝君子一朝臣。各代將軍們再握有軍權,也隻是養著或野放天皇家,架空權利,而非誅之並取而代之。據說,日本的皇室是世界各皇室中曆史最長最古老的,其國歌歌詞也是世界最老的。
1, 幕末
一般指美國佩裏將軍黒船來航(1853年)到戊辰戦爭(1869年)這段時間。
這段時間,從北海道到九州,各地諸侯(大名/藩主)均有受到美國英國等列強軍艦的威脅幹擾,上上下下從幕府將軍到各地各階層武士都意識到開國的必要性,有趣的是其中主要的開國擁護者是德川幕府本身以及九州那邊靠海吃海的薩摩藩,而相對內陸的長州藩倒是鎖國擁護者。
這段時期先產生了“尊王攘夷”的思想,開始有了參考西洋列強的政體,對幕府掌政產生疑問的思想苗頭。幕府政權類似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天皇不管事,但所有與外國的條約都還是由天皇簽字(隻是簽字),不管是不平等條約還是普通意義的友好條約。這樣,在形式上就形成了矛盾:如要“攘夷”就不能“尊王”,從硬邏輯上講,不平等條約是天皇簽的字。於是,再後來,出現了“倒慕尊皇”的思想,也就是說,先不談攮夷不攮夷的,先把國內的結構整明白:推翻準備條約/掌握實權的壞蛋幕府,把權力交還給天皇家。(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派別,各種思想線索,其實很能體現日本人特有的邏輯思維與道德觀念的)
簽字的天皇本人也覺得不爽,開始詢問到底該怎樣的流程,該誰做主。這時的天皇就是後來明治天皇的父親孝明天皇。
2,脫藩
所謂脫藩就是武士從所屬的大名/藩國脫離出來,成為自由的無家之犬,即浪人,當然得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如同現代日本,若想脫離黑社會就得切掉一節小手指。在以前戰國時代,很少有脫藩現象,不管哪邊的老大都會懷疑脫藩者是奸細,而且單槍匹馬沒有家門的個人也很難在封建領地外生存。但隨著長達250年的幕府和平統治,工商業社會的形成,軍事性質的猜疑已經消失,脫藩的冒險性和代價大大降低,另外,脫離組織對諸侯大名來講也可以少養一個人,從而節約了一筆經濟開銷。
從結果而言,當時出來了一大批有誌人物,像中國春秋時期,滿腦子思想的才子們在各地流竄,大名鼎鼎的阪本龍馬便是一位脫藩浪人,也就是他,後來促成了對立的薩摩藩領袖西郷隆盛與長州藩領袖桂小五郎等的密會,並達成「倒幕」密約。後來明治時期的政體構想也是按照阪本龍馬的設想而製定,即「船中八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8%B9%E4%B8%AD%E5%85%AB%E7%AD%96?
值得一說的是,脫藩後的阪本龍馬本人,一開始是一位鎖國派,還準備去行刺一位開過眼界的開國論者勝海舟,可就在動刀前,聽了勝海舟幾句話,反被說服,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深為羞恥,從此尊勝海舟為師。
3,西南雄藩:薩摩藩與長州藩
薩摩藩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勢力一直延伸到琉球群島;長洲藩位於本州西南端現山口縣等。改革開放前的日本,大阪京都以西是日本傳統政治經濟中心。東麵相對窮一些。
再回到上麵1所說,開國擁護者是德川幕府本身以及薩摩藩,而長州藩倒是鎖國擁護者,(但是長州藩內也有尊王攘夷派,即長州正義派)。由於地理位置原因,靠海的薩摩藩秘密地和洋人幹了不少走私貿易活動,類似於以前的廣東深圳吧。自己很富有,但同時也把周邊地區物價搞了上升。對此,長州藩不服,萌發倒幕念頭。
偏偏這時發生了一起“池田屋事件”,長洲藩遭到幕府追責討伐。在京都負責護衛天皇的薩摩藩西郷隆盛本想隻管保護天皇,不執行幕府令參與討伐的,但其部隊還是與長洲藩的發生衝突,反而成為幾次長州征伐的主力軍,從而結下梁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A0%E7%94%B0%E5%B1%8B%E4%BA%8B%E4%BB%B6?
好在後來長州正義派桂小五郎獲得地位,在浪人阪本龍馬等的多方策動下,薩摩藩與長州藩雙方秘密結盟,形成倒慕尊皇統一戰線。作為主力的薩摩藩西郷隆盛在後盾英國的幫助下,經1868年的戊辰戦爭,最終於4月11日和平解放幕府將軍駐地江戶城,即東京。
4,西南戦爭,1877年,日本國最後一次內戰。
明治初期,各地暴動時有發生,但規模,組織力以及頑固性都不能同後來的西南戰爭相比。以前的小暴動,基本屬於一家一門的想不通,而薩摩藩的叛亂規模達到3萬之多,讓當時還窮得叮當響的明治政府白白花掉了將近一年的稅收作為戰費。
大背景:自進入明治時期,日本開始一步步嚐試西化而且是全麵西化,「早く蠻風を除くべし」,剪頭發,換衣服等。最棘手也是最後回避不了的問題便是武士佩刀問題,電影“最後的武士”所體現的就是那個時期的變革。
其實早在明治2年3年就開始有一些議論以及立案,但由於當初革命口號之一的“大政奉還”多多少少也帶有”王政復古“的意思,而著和服/佩刀是一種自古以來的身份與精神的顯示,所以大多數人認為佩刀是必須的。直到1876年(明治9年),隨著西式軍事,尤其是西式警察製度的形成,便發布了最終的“廃刀令”,明確規定除了穿大禮服的軍人和製式警察官等,外出一律不得佩刀。想想也是,小老百姓出生的警察,怎麽會打得過自小玩刀的武士呢,(而且,也類似中國吧,執行公務的警察不敢攔下寫著“中央電視台”的違章車輛吧?以前土豆拍片,如在上海附近,車頭貼一個“上海電影製片廠”;如去遙遠的地方,車頭掛“中央電視台”;不過,現在遵紀守法了。)。
小背景:薩摩藩的郷中製度。
薩摩藩有如此強有力的組織能力的原因在於他們的郷中製度,大作家司馬遼太郎推測其原型為廣泛存在於東南亞漁村的“若衆組”,用現在的男童子軍組織Boy Scouts來形容的話可能更便於理解。
總而言之,從小在一起受著集體主義而且軍事化教育的組織,一旦發生暴動,其破壞力是超強的;更要命的是,由於長期的曆史原因,薩摩藩郷中組織的頭(郷中頭)的權威性幾乎是至高無上的,即便是地區村落的元老們有時也不得不聽從於郷中組織。西南戰爭的起始原因就是這些薩摩藩郷中組織的學生暴動,雖然西郷隆盛起初一直反對,但最終還是不本意地加入其中,並成為最高司令官,有點類似於美國南北戰爭的南方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回去為故鄉而戰。
這場日本國內的最後一次內戰,同3中所說幾次長州征伐正好相反,這次是原長洲藩的人馬成了圍剿薩摩藩的官軍主力,這個班子後來也成為日本陸軍體係的骨幹,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乃木希典,當時還隻是歩兵第14連隊的少佐,而且還是薩摩藩的手下敗將,連軍旗也被人家繳了。而薩摩藩的陸軍大人物很多都切腹成仁了。
這就是舊日本皇軍陸軍被稱為「長州の陸軍」的原因。
5,最後聊一下舊日本海軍的「薩摩の海軍」形成原因。
先得簡單介紹一下薩英戦爭,即英國同薩摩藩之間的一次戦闘,戰鬥發生在幕府後期的1863年。在這之前,英國艦隊早已在幕府日本幾個地方惹是生非,基本形式為小摩擦—炮戰—登陸—獲得賠款。裝著從各地得來的賠款的英國軍艦,不知怎的又想去薩摩藩的地盤鹿兒島那裏搞一票,結果在鹿児島灣與島上炮台互相對射,英國人居然被薩摩藩成功阻止在海上沒能登陸,並撤回橫濱。
難得的勝利消息馬上傳遍日本朝野,也傳到了當時還沒有權力的天皇朝廷那裏,興奮的朝廷獎賞了薩摩藩,也為後來重用薩摩藩打下了伏筆。
這次炮戰,有點像1949年4月發生在南京長江的共軍炮兵與英艦“紫石英”號之間的炮戰,即是偶然,也有互相摸底的性質。通過炮戰英人知道了薩摩藩的性格特點,於是就不再和薩摩藩來硬的,雙方反而瞞著幕府一起做起了秘密貿易:武器買賣;後來英方還幫助了薩摩藩的倒幕運動。而薩摩藩也同共軍炮兵一樣,領教了英艦精準的炮術。炮戰中,英軍的艦炮居然直接打掉了炮台上的8尊大炮。從此薩摩藩意識到現代技術與現代訓練的威力,萌生了不學習沒飯吃的危機感。
2年後,即1863年,薩英開始恢複交涉,英國派公使前往薩摩藩,而薩摩藩也保持著日本人勤奮好學的傳統,仿效1000年前“遣唐使”做法,瞞著幕府秘密派遣了由薩摩藩士19人組成的「薩摩藩遣英使節団」,其中15人為留學生,史稱“薩摩藩第一次英國留學生”。這一切,也為後來薩摩藩學習英式海軍打下了基礎。
最後再回到西南戰爭這場日本最後的內戰這個話題。西郷隆盛有個弟弟西郷従道,西郷隆盛成為西南戰爭叛軍司令官時,弟弟西郷従道並未參與,他留在了明治政府內,而且一直得到重用。日後的帝國海軍建設,也仍然以鹿児島為首選,西郷従道日後也是第一位獲得元帥稱號的海軍軍人。而長洲藩出身的人物則在帝國陸軍部占著主導地位。對於相信“權術論”的人來講,或許會認為這是明治天皇用人的巧妙在搞派係平衡。但對於欣賞日本史的人而言,更會覺得這是日本知人而用用人不疑的傳統,這也是整個武士階層的用人傳統。似乎隻有百姓出身的豐臣秀吉,一生離不開權術。
(在現代史中,長州藩出身者的総理大臣也特別多,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
最後,提一下亨廷頓的大作《文明的衝突》,這位西人學者把一個島國日本列為一個單獨的文明係統,有趣有趣。
東京上野的西鄉隆盛銅像
周末快樂。:) :)
替我代問你家禾苗美眉好!
:) :)
“華夏精英偏向於歐美的居多”,此文的第一段一句話就得罪了全華夏族群的一半以上,小編是為了保護土豆才不發到城頭的,不過,謝謝你來看我,:) :)
周末快樂。
周末,“吃吃喝喝”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