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阿姨二三事
幾年前微信上貼的順序如下:
(1)阿姨的到來(已貼)
(2)德國朋友與阿姨的箱子(已貼)
(3)“耿”阿姨二三事(這次)
(4)紅豆與子彈的較量(已貼)
(5)阿姨“被”學德語(下次)
小時候常聽媽媽講起阿姨的性格以及為人,通過這幾天的聊天,我似乎對她有了更多的了解。阿姨思路敏捷,語言犀利,直截了當,性格耿直開朗,也愛打抱不平。她常說:沒辦法,誰讓我姓“耿”呢。
她說起自己年輕時在廠裏和領導對著幹,也是出於“無奈”。那時很多上海的“管理者”,往往是從外地或農村開始鬧革命,然後“滯留”上海的革命性、政治性極強的南下幹部。“黨性極強的人,人性極弱”這是阿姨的口頭禪。
我們廠的工會主席,身為工會主席,卻不為工人說話,隻為黨管人。知道我“成分黑”,所以從我進廠開始就盯著我。 一次上班,我晚出門5分鍾,路上正好碰上火車經過,公交車又足足等了10分鍾,結果上班遲到了。到了廠門口,沒想到那家夥居然特地等著我,質問我為什麽遲到,我一邊道歉,一邊告訴他碰到火車了。
“碰到火車?你會碰到火車,你怎麽沒碰到赤佬?”
“碰到的,我現在就碰到一個活赤佬,所以還不可以上班”,阿姨一本正經地回答。
圍觀的工人們哄然大笑。
聽到笑聲,他馬上跳腳:“你在罵人,你在罵我,我要把這事記下來”。
去寶鋼當了德語翻譯以後,阿姨雖然沒了和領導頂嘴的機會,卻多了很多處理中外矛盾等瑣事的機會。讓阿姨最為得意的一件事是她幫一位出租車司機出了口氣。
在寶鋼上班的阿姨一直是德方專家最為信任的人員之一,不管是在車間還是在專家樓,哪裏需要她就會被叫到哪裏。通過對這些德國人的工作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觀察,阿姨也漸漸分辨得出東西德國人的差別。阿姨說,相比之下東德人比較粗魯而且喜歡貪小便宜。
一次一個東德專家晚上沒回專家樓,早上叫了輛出租車趕回寶鋼。這東德人嫌司機開得慢,一路罵罵咧咧,臨到下車時還打了司機一巴掌,周圍寶鋼人見狀都上去打抱不平。這東德專家見人多,馬上躲進了專家樓。那時的專家樓門口是有保衛室的,閑人莫入。於是大家把在車間的阿姨叫了過來,告訴她事情經過,讓她去叫那個德國人出來賠禮道歉,否則叫警察。阿姨聽後說,叫警察沒用,他們不敢處理涉外人士事件,並問那司機希望如何處理。司機說賠500人民幣,阿姨說太少,要給他們一個教訓,得再加一個0。
80年代,外國專家的來華待遇相當高,不僅有來自他們自己公司的收入,還有中方發放的各種補貼,甚至還有退稅。要知道,那時的中國還剛剛進入萬元戶年代,普通人的月收入不過一百左右,還根本沒有退稅的概念。出租車司機聽阿姨說得5000人民幣,用不可思議的語氣說,那我聽你的。阿姨知道這些德國人的情況,5000元人民幣對我們來說是大數字,但對這些德國專家來說不過是幾百馬克小意思。
沒多久,阿姨帶著那個東德人走出專家樓,專家用中文很不願意地說了聲“對不起”,並交給司機一個塞滿人民幣的信封,然後馬上又躲進了專家樓。出租車司機高興地謝謝阿姨,隨手抽出一疊人民幣要給阿姨,阿姨嚴肅地說:幹嘛,又不是我挨打。得知此事的寶鋼工人們從此記住了阿姨,每當覺得有和德國人說不清楚的時候,便來找阿姨幫忙。
蔣經國參與的外島撤退,有舟山和大陳兩次。舟山防衛部副司令是周喦,60年代去世。大陳防衛部副司令是趙霞,字湘艇,湖南人。他的經曆不大可能是這位阿姨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