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誠

學習是知識的源泉,分享是人類的美德!
正文

文化安慶——桐城派的興與衰

(2019-02-28 12:22:37) 下一個

曆史上的安慶地區文化燦爛,不僅誕生了樂府雙璧中的《孔雀東南飛》,在近代的新文化運動中,安慶人陳獨秀先生豎起了一麵大旗。但是說到安慶的文化, 久負盛名的還是形成於清代的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興起於清朝初期(康乾前期),鼎盛於清朝中期(乾隆時代),衰落於清朝後期。影響和統治了中國文壇200多年時間,在國內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一度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說法。

桐城派的興起和衰落經曆了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早期的桐城四祖雖均為桐城人,但是並未以桐城派自居,更沒有自稱天下文章出桐城。不過伴隨著桐城籍文人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桐城派這一概念逐漸被接受。

清軍入關之後,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一方麵對抵抗力量采取了殘酷的鎮壓,一方麵為了籠絡士子之心,也采取了一些“懷柔”的政策,例如重新尊崇儒家文化,恢複科舉考試。

而桐城文派尊重儒家文化,尊奉程朱理學,適應了這一時代背景。而清代中期以後,整個封建社會日益走向衰落,清廷政治也日益腐敗,桐城文派以書院為基地,以古文相傳授,針對時政,擁有自身的獨特看法。桐城派文人注重氣節,注重習文,做人和健身,這些在當時的中國都是非常難得的。

可以看出,桐城文派不僅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求,也得到了士人階層的認可,因而它的興起是時代的必然。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用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張家人一氣之下寫了封加急信送給京師的張英,要求他出麵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裏,他在給家裏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裏來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六尺巷是一種謙讓的文化,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它不僅體現了張英的人格魅力,也是桐城文化的一種表現。

桐城派不僅是桐城人的文派,更是安徽人乃至於全國的桐城派。在桐城文派先後出現的1200多位作家中,真正是桐城籍的作家隻有三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左右都來自於其他地區。例如晚清的中興之臣——曾國藩,就在桐城派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後期到民國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斷衰落,西方的不斷侵入,儒家文化和程朱理學已經無力在挽救中國社會。特別是在新文化運動中,為了推廣現代白話文,為了推崇新文化,領導者們將矛頭對準了古文和傳統文化,說了不少過激的話,也做了不少過激的事,桐城文派逐漸走向衰落。

曆史的巧合和戲劇性就在於清代初期提倡古文的桐城派興起於安慶地區,而到了民國初年,提倡白話文的新文化運動也和安慶有很大的關係。這一來一回也反映出安慶人務實創新的精神,該提倡古文的時候就堅定的複古,而該棄舊從新的時候就該堅定的創新。

桐城文派雖然走向了衰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桐城文派在現代社會就毫無可取之處,就不足以值得研究和繼承,對於這些傳統文化,後人應該給與必要的重視與保護。特別是桐城派的發源地,更應該重視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近年來,隨著區劃的調整,關於桐城派的歸屬日益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所謂“桐城出名,樅陽出人”的說法不斷的被某些網民提出,針對這些現象,筆者認為不管是哪裏,有心保護與開發就好,掙了麵子,輸了裏子就得不償失了。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