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

講述親身經曆,感悟天地人生
個人資料
fuz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土中醫們打哪來的?

(2023-07-04 13:41:38) 下一個

三個主要途徑:

學徙

學書

學生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土沒有正規的中醫學院,以學徒為主。盡管各大朝代都設了醫館、官學,骨子裏還是師徙傳承製。

私塾、學堂除了培養儒生外,也教一些雜學。講究的傳六藝,培養大人物。更多的兼修民生技,如商、貿、醫、相……。儒生底子好,對中土傳統哲學有著深刻的理解,加上文字功底,故有“秀才學醫,籠裏捉雞”之說。過去有句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曆史上知名大醫張仲景、孫思邈都曾為官身。

學徒和學書分不開的。有句名言: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隻是給你打了底、搭個框架,要自己去蓋屋、裝修、充實、調整。看書、實踐、求知、認證,才能不斷提高、進步。

同樣,學書的大多明裏暗裏拜個師父、或拉上幾個師兄弟互相交流。那些藥材、手法、四診啥的,不是看書就能搞明白的。

學生麽,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一批中醫學院,以西醫的方式批發中醫。受種種思潮、運動影響,一直沒有解決教什麽、怎麽教、誰來教………,直到最近二十年才穩定下來。

別指望學校裏老師教的知識能治好病人,行醫在於實踐,要帶著問題查書、問師、求友………。

學醫,是一輩子的事,無論中西。

 

學徒,看看這位中醫大師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976016

…………

我的第一位老師教我通讀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到1961年,我又拜第二位老師了,他是陳文和老師,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的,他是在國內學中醫,然後到日本去深造。

陳老師發現我讀書讀得好,但有明顯的缺陷,第一,沒學過溫病學;第二,沒讀《內經》。溫病學和《內經》講些什麽東西,我確實都不知道。我後來見到我第一位老師胡老師時,我就問他為什麽不教我讀《內經》?他說:“你那麽小,讀什麽《內經》,那是你讀的啊?到時候你自然就可以讀。”我問他要到什麽時候?“當幾年醫生以後,到20多歲30歲時再讀吧”,這是胡老師跟我講的,他叫我到二三十歲再讀《內經》。

在陳老師那裏,他就教我讀《內經知要》,其實我原來真正的《內經》功底就是《內經知要》,溫病功底就是《溫病條辨》。《溫病條辨》拿到手以後,我的感覺就不一樣,這都是我原先不知道的。所以我就在《溫病條辨》上下了功夫。

…………

 

學書,看這兩位自學中醫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873807

…………

我是一名中醫愛好者,幾年前因為喜歡中醫就和兩位有共同愛好的好友一起參加了某市衛生局為零起點中醫愛好者舉辦的中醫學習培訓班,其中課程倒是學了不少:《中醫學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可是在最後的見習階段才發現自己學的這些根本就是杯水車薪,連中醫的門都沒入。

基於這種狀況,幾位一起學習的同學繼續報名了更深入的培訓班學習,看了他們發下來的教材都是全國高等中醫藥學院規劃教材,比如《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內科學》等。在翻看這些教材的時候似乎感覺總有西醫的影子在裏麵,因為這些教材都是根據西醫的標準來量化處理的,這種西化的中醫藥教材學完了難免要走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老路子。雖然我不否定西醫也不否定中西醫結合,但是我的初衷就是要學我們中國的傳統中醫學,慢慢就覺得參加這種培訓是浪費時間。

後來在一位老中醫的指點下,買了許多中醫經典:像《湯頭歌》、《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還有李可老中醫鼎力推薦的彭子遺書《園運動的古中醫學》等等。利用業餘時間仔細地逐一閱讀。可是剛剛讀了幾頁書問題又來了,書上內容有許多是看不懂的,我相信這一點是許多自學中醫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於是就上網查搜索引擎或者去請教中醫的業內朋友。這樣不但不便於學習,最主要是許多問題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而且學習中醫必須要結合分析病例,在分析病例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更深刻地理解所讀的經典。可是哪裏去找真真實實的病例呢?這也是自學中醫的愛好者不能避免的如何理論和臨床相結合的問題,而且即使有病例,從哪裏切入以及自己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確還要去請教別人,所以學習中醫必須要跟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沒有老師指導的學習是舉步艱難的,而且容易形成一步錯步步錯的循環。讀書遇到問題時也許會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老師一句話可能就茅塞頓開。…………

 

http://www.ziyexing.com/medical/inf_01/inf_20.htm

…………自學中醫是個苦差事,所以大多自學中醫的人都是被逼的,確切的說是被庸醫逼的,要麽是家人生病被庸醫所誤,要麽是自己生病被庸醫整慘。………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了劉力紅先生的一本書,這本書很有名,叫做《思考中醫》。我當時不知道這本書很有名,當然更不知道以後會自學中醫,看這本書純粹是為了消磨時間。這本書裏的有些內容,對我來說像是天書,看不大懂,不過有些內容是可以看懂的,印象很深的部分是關於陰陽五行的,像五色、五音、五髒,還有空間、時間都和五行有對應關係,這個看起來太奇妙了。我當時有點腦洞大開的感覺,原來世界是可以這樣看的啊

……………… 2006年元旦,我買了兩本經絡推拿的書,又翻出以前家裏的經絡書,整整三天假期沒幹別的,把書認認真真的學了一遍。

  實驗的機會很快就來了,過了兩周,女兒又感冒了,發燒38度多,還咳嗽。老婆又要抱著孩子去醫院,我不同意,說讓我試試推拿吧。老婆猶猶豫豫,我二話不說,照著蕭言生《兒童經絡使用手冊》裏的操作說明,給女兒推了三天,發燒和咳嗽都好了。

 初戰告捷,我信心倍增,老婆也認可了。女兒以後每次感冒發燒咳嗽,都是我在家裏用推拿搞定。我女兒從這時起,一直到六歲,再也不知道醫院的叔叔阿姨長什麽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醫這樣實踐性很強的學問,當然要邊學邊操練才行。實踐的機會就像推銷保險的電話,不用找,自己就上門了。

  這次的主角還是女兒。女兒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感冒發燒了。我當時正在學習《傷寒論》,感覺女兒的感冒符合書上麻黃湯證,就想自己抓麻黃湯給女兒治。我老婆看到我居然要自己開藥方,以為我瘋了,堅決不同意。我以前也從來沒有自己開藥方治過發燒,可是我相信《傷寒論》是不會騙我的,就苦口婆心的做老婆的思想工作,最終老婆同意試一次,不行的話就去醫院。結果,一付麻黃湯,孩子就退燒了。…………

…………

屈指算來,我與中醫結緣已經有十年了。學習中醫這十年,浸潤在傳統文化裏,不知不覺中自己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教會了我重新認識天地自然,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傷寒論》等古今醫書教會了我重新認識疾病和健康,教會了我如何祛病和保健。學習中醫後,我的性格也慢慢發生了變化,遇事不再急躁,變得平和淡泊。每年年底到來時,我也不再感慨韶光易逝、人生苦短,而是感到光陰沒有白白流走,自己這一年有了不少收獲。

  最近有一個關於中醫的消息可謂普大喜奔,中醫藥法已經頒布,2017年的7月份就要實施了。這部法律對獲取中醫師的職業資格放低了門檻,給不是科班出身的人帶來了希望。

……………、

 

 

學生,見上中醫大

http://www.xinminweekly.com.cn/fengmian/2023/06/21/19110.html

 

近年來流行的學生拜師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205/t20120522_136287.html

https://jiaowuchu.tjutcm.edu.cn/images/17/07/13/6j67tu34c7/93l6drt1.pdf

 

 

江湖醫、藥商則屬另類渣滓,不在中醫藥範疇

 

俺的學徒經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54/201710/27455.html

 

 

 補充閱讀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045506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