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樵客

講述親身經曆,感悟天地人生
個人資料
fuz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中藥學性味歸經

(2019-01-27 22:20:56) 下一個

作者:中醫家

摘要:

何謂中藥性能?又稱藥性,即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與特征的高度概括。

何謂藥性理論?即有關藥性的理論,包括 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等。

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作用,是因其各具獨特的性能,前人也稱之為偏性。也就是說,以藥物的偏性糾正疾病所表現的陰陽偏盛或偏衰等。

中藥的性能是依據用藥後的機體反應歸納出來的,是以人體為觀察對象。

 

一、四氣的含義

四氣,也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它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麵的作用性質,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重要概念之一。

平性,是指藥物寒熱偏性不明顯者。

二、四氣的確定依據

藥性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反。故四氣的確定是以用藥反應為依據,病證寒熱為基準。

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如石膏,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咽痛等熱證有清熱解毒作用,表明這兩種藥物具有寒性。

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於溫性或熱性,如附子、幹薑對於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脈沉無力等寒證具有溫中散寒作用,表明這兩種藥物具有熱性。

三、四氣的所示效用及其陰陽屬性寒涼性藥物,即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等作用。

溫熱性藥物,即具有 溫裏散寒、補火助陽、溫經。

寒涼性有傷陽助寒之弊,而溫熱性則有傷陰助火之害。

有些藥物,還標以大熱、大寒、微溫、微寒等予以區別,這是對中藥四氣程度不同的進一步區分。

溫熱屬陽,寒涼屬陰。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

四、四氣的臨床意義

1.據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藥物, 治熱病投寒藥,治寒病投熱藥。如治氣分高熱,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陽欲脫,投性熱的附子、幹薑等。

2.據病證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藥物。如治亡陽欲脫,選大熱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溫性之炮薑;反之,則於治療不利,甚則損傷人體。

3. 寒熱錯雜者,則寒熱並用,至於孰多孰少,據情而定。

4.對於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者,則又當分別治以熱藥或寒藥,必要時加用藥性相反的反佐藥。

第二節 五味

一、五味的含義

五味,即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鹹五味。既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此外還有淡味、澀味,但長期以來,澀附於酸,淡附於甘,以合五行配屬關係,故習稱五味。

二、五味的確定依據及其陰陽屬性

五味確定,最初是依據藥物真實滋味。黃連、黃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烏梅、木瓜之酸;芒硝、昆布之鹹。

隨著用藥實踐的發展,人們對藥物作用的認識不斷豐富,一些藥物的功能很難用其滋味來解釋,因而采用以功效推定其味的方法。如葛根,臨床證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發表透疹,用口嚐所得甘昧隻能解釋歸納其生津止渴作用,而發表透疹則難以歸納解釋,故又據發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則,再賦予其辛味。因此,確定味的主要依據,一是藥物的真實滋味,二是藥物的功能。

五味的陰陽屬性,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

.........

 

全文見 http://m.doctorpda.cn/news/2457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