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句句皆談性,可見其影響之廣遠。故某高人自襯:先聖能講,後聖也來扯扯吧。
豈不知,人之初乃天性;長大則為習性;拒絕聖賢師長教誨,那個性,就不知道叫個啥了。
隻看篇題,便知其意者,一定是書香門弟,或專門從事古漢語教學。
第一次聽到這幾個字,是鄰家的那位曾經的滿清秀才說的。那老頭七八十歲仍腰板挺直,步步生風,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就是啥都不幹,整天坐在門口曬太陽或持把折扇溜彎。某天不經意轉身看到一小腳老太的蹣跚背影,立馬返青,跟著到了我家。
那老太便是我的姥姥,也曾是大宅門閨秀。家族聯姻,嫁入姥爺家,生了三女一子。長女早逝,二姨,我媽(老三),舅舅(老四)先後學了醫,沒有回老家做事。東北解放時,大院散了,財也散了,沒有人被鎮壓。幾年後姥爺故去,正好我哥哥出生,姥姥便來到我家看外孫。第二天出門便跟回來一老頭,從此我家多了條癩皮狗(姥姥原話)。
我家左近有許多老頭老太太,那酸腐(姥姥原話)偏偏就盯上了我姥姥。也許都是大戶出身,有得聊,都有修養,愉悅不逾越。大門外樹蔭下,擺張地桌,幾個小凳子,一壺水,幾盞茶。時不時其他家的老人也來坐會兒,帶幾塊兒孫們孝敬的點心來顯擺。對這些老年人,聊著,比聊什麽更重要。有一搭沒一搭,慢語輕聲,從來沒見過臉紅脖子粗,大聲呼嗬。而且子女們都是同一廠裏的幹部,低頭不見抬頭見,搞好關係很有必要。這些老人都經曆過幾個朝代,來自四麵八方。聽他們聊天混點心吃,是我小時候樂趣之一。
姥姥信佛,每天早晚必盤坐靜修,默誦。我跟姥姥同睡一雙人床,有時也裝模作樣盤坐合十,嘴裏嘟囔。家裏曾有許多與佛有關的小物件,後來都送人了。那年月破除迷信,誰都不敢在家裏設香案。每逢周末,媽陪姥姥帶著我去北山廟裏轉悠一會兒,跟那裏的老和尚說幾句,留幾塊錢香資。打小便被老和尚摸過頂,捏過骨,說我有慧根,與佛有緣。媽不高興聽這個,再三叮囑姥姥不許傳佛給我。也許打小聽姥姥誦經,對佛音感應強烈。長大後,不願接近寺廟,尤其是聽到鍾磬誦念,立馬遠遁,唯恐不能自持,從此空門。也許真是入了魔障,近不得佛。也許可能這些場景勾起了對姥姥的懷念,情不自禁。
姥姥曾跟那遺老說過,有一天她不在了,請他幫著按住這皮猴子。那老頭啥都沒說,淡淡一笑,伸出手,掌心向上,輕輕一握。姥姥笑了,我朦了。很久以後才明白:那齊天大聖都逃不出如來佛掌,你個小皮猴還算個事。
姥姥走了,站著走的,帶著微笑。那天早上如往常一樣,姥姥一早起來,在床上做早課。我迷迷糊糊爬起來,去清理了灶膛,升了火,壓煤,坐上水壺。回來接著睡了一會兒,被尿憋醒,進廁所之前看到姥姥站在灶台邊,壺裏水滾開著。喊一聲:姥姥水開了,便鑽進茅房。撒尿出來,仍聽壺蓋作響,去拉姥姥的手,己變涼僵硬。
爸爸買了市裏最貴的那口壽材。出殯那天,人山人海,許多認識不認識的人來給姥姥磕頭送行。從他們的口中,我才知道姥姥幫助過那麽多人。那遺老為姥姥擇了福址,在小後山的鬆林裏。那一年,我八歲,小學二年級。
老頭接替姥姥罩著我。姥姥慈濟,鄰人敬;老頭勢威,人皆畏。我欺負別人,那老頭撚髯頜首:好小子;我被欺負,老頭上來用扇子敲對方腦殼。
老頭對我極好,時不時帶我去合作社(付食店)買幾塊糖果糕點,講些成語典故、為人處事之道。私下裏傳了我養生功和拳、拐(短棍)。二年後文革起,老頭倒下了,葬在姥姥對麵的山坡上,是他自己選的地。也許他們來生有緣,隻因今世多看了那一眼。
幾年後,在師母口中再次聽到這幾個字。師父早年中醫出徒遊方天下,在北平出診,遇見了大家閨秀,終成眷屬。師母自幼入私塾進學堂飽讀詩書,字畫亦佳。跟著師父回東北隱姓埋名,逃過解放時家族慘禍。師父寡言,前幾個第子也守矩,跟師父學成了悶葫蘆。加上長孫狗子鬧騰,不開心,便去了二兒子家。(見我的另一博文係列“我的醫緣”)
我跟師父學中醫,也順手拿住了狗子,與師門其他人關係融洽。自打頭次見麵,師母便希罕(東北話喜歡)上了我的性子。我給大家講小說故事,師母引經論典。我跟那遺老混了幾年,也能搭幾句腔,師母興致更高了。七一年美中破冰後,國內局勢有所緩和,中學課本裏也有了黔驢、賣炭之類古文節選。師母開始教我們三百千古,院裏的人包括師父都受益菲淺。幾年後,三嫂和狗子七七年考上大學,師母功不可沒。
每個人學習記憶方式各有特點,我更偏重於聽。老師說過一遍,課後基本上可以重複講出來,長期記憶也很好,應該去說相聲或評書。這種學習方式最大的缺點在於漢語的音階的簡單,使得同音有許多不同字詞組合,有時不知道該用那個字。
對於閱讀學來的知識,有名詞記憶障礙,可能看得太快,一目十行,追著感覺走,不求甚解。
另外,我有轉文字為影像的傾向。在讀詩、詞、文時,聯想出場景,再記憶。結果,明理知意有感,但忘了詞字,用東北話說:厴住了。因為這個,被師父師母臭罵過很多次,被批為不適合從文。
PS: 五個字所包含的內容,乃舊式私塾啟蒙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觀止、文心雕龍。
“人之初”係列共四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54/118526.html
經,不是看的,要誦,才能覺、悟。如今佛門不空,寺廟不淨,入不入又何妨。
以前俺講過:佛在心中,不在廟堂。我在,佛即在;我去,佛仍在。
想麻煩您一個事兒,休息三天去伯父家,伯母有亞急性甲狀腺炎,吃西藥手抖。能給推薦吃什麽中藥好嗎?
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