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十分鍾蒙古之旅

(2025-04-05 19:43:40) 下一個

多年前有一陣子我失業了,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工作就回北京住了一段時間。當時我拿的是美國護照,多次往返中國旅遊簽證,三個月有效期, 每三個月必須出境續簽。 開始我選擇去韓國首爾續簽,後來發現去二連浩特(簡稱二連)與蒙古的邊境口岸續簽既便宜又方便,很多象我一樣住在北京持外國護照的人都到二連續簽。於是我在簽證到期時踏上北京開往烏蘭巴托經停二連的火車,想順便看看傳說中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蒙古大草原。 但實際看到的卻是沙漠化嚴重,幹枯貧瘠的土地,不知現在是否有所改觀。 那時候北京去烏蘭巴托的火車一周有兩次,從烏蘭巴托可以換乘去莫斯科的火車,全程要一個多星期。  火車從北京到二連大約8個小時。在火車上遇到一位和我一樣出境續簽的中年男子老楊。 老楊持美國護照,中國探親簽證,每六個月要出境一次。 老楊大約五十左右的年紀,樣子溫和友善,心直口快,於是我和他攀談起來,跟他打聽到二連後的續簽手續如何辦理。  老楊告訴我他的老婆孩子都在美國,他父親獨自在北京生活,身體健康很差,老楊作為家裏的獨生子不忍心撇下老父親一人,就回到北京照顧父親。他多次嚐試過在北京創業開公司都沒有成功,他在美國的工作是軟件工程師,有時會接一些編程的外包零活兒在家裏做。老楊已經在北京住了好幾年,對二連的續簽流程輕車熟路,聽說我是第一次到二連,就熱心的說讓我第二天跟著他一起走。火車到了二連已經是傍晚,工作人員宣布所有境內的乘客必須下車,去蒙古的乘客要到火車前半部分,換上俄羅斯鐵軌製式的車輪後繼續開往烏蘭巴托,火車的後半部分和前半部分脫鉤,留在了二連。我和老楊下了火車,約好第二天早上一起過境。  

第二天我和老楊按照約定時間見了麵。老楊說我們要搭乘過境的汽車到對麵蒙古國境內紮門烏德口岸在護照上蓋章。 邊境上有很多車在排隊等待,大多數車古老笨重陳舊不堪,貌似電影中前蘇聯式的汽車,令人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老楊找了一輛運蔬菜的卡車,和司機說了幾句請他把我們帶到紮門烏德口岸,司機同意。於是我們就坐進了裝滿蔬菜的蘇式老卡車,搖搖晃晃,吭哧吭哧的駛過二連口岸來到紮門烏德口岸。車上老楊介紹說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不擅長種糧種菜,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糧食蔬菜,所以口岸每天都有很多來來往往運糧運菜的車。  下車後老楊指著遠處一片零零星星的白色蒙古包說那邊是醫院,再那邊是學校,我目瞪口呆,醫院和學校也可以建在蒙古包裏嗎?好像準備隨時拆掉放到馬背上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整個地區空空蕩蕩,幾乎沒有人。  紮門烏德和二連浩特的土地同樣幹枯貧瘠,沙漠化嚴重,隻是二連到處是鋼筋水泥的建築和小餐館,人來人往熱熱鬧鬧。而紮門烏德是稀疏零星的蒙古包,人煙稀少。我們在紮門烏德的街上轉了一圈,十分鍾體驗了在蒙古國到此一遊, 然後到口岸出入境中心在護照上蓋了章,馬上 返回二連。不到一個小時出境入境的續簽之旅就順利結束了,我和老楊高高興興的坐上火車返回北京。分手時我祝老楊家庭和工作一切順利,他也祝我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那次在二連浩特口岸十分鍾的蒙古之旅有趣的體驗卻仍然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