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也問一句“你罵紅衛兵試試”

(2018-10-19 20:39:22) 下一個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篇短文,是討論為什麽陳寅恪先生敢罵日本兵,卻不敢罵紅衛兵?正好趕上孔記者大鬧英國保守黨年會的事,兩件事放在一起看也有可比較之處。

陳先生到底有沒有罵過日本兵?並沒有可靠的記載,也許是演繹的一段故事,不過我倒是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有據可查的是當時在香港的日本人確實曾經慕名拜訪過陳先生,準備請他出山擔任偽職,不過被陳先生拒絕了。我也相信陳先生有這個膽量和骨氣罵日本兵,他本人精通日文,據說還是地道的東京腔,所以罵起人來應該語法正確,通俗易懂,毫無語言障礙。在這一點上,孔記者應該努力提高。

陳先生到底有沒有罵紅衛兵呢?這也不好說,也許當麵沒罵,背後罵了。或者當麵也罵了,不過是用的別國的語言。反正陳先生的家是被紅衛兵給抄了個底朝天。

陳先生敢罵日本人,而且還全身而退,是因為他心裏有底(我是說刨開陳先生的膽量和骨氣)。他知道這幾個抄家的鬼子兵不敢把他怎樣,更高級的鬼子他都見過,事到危急他隨便報幾個高級鬼子的大名就能唬住這些小鬼子兵,所以他並不怕。

陳先生沒罵紅衛兵,可能是年歲大了,火氣小了。也可能是紅衛兵胸前的領袖徽章讓陳先生心生崇敬,想起來自己的胸前也戴著同一位領袖。既然都是聽同一位領袖的教導,那就是一家人,那麽抄我家也就是抄你家,還有什麽可罵人的呢?我猜想大概就是這麽回事。

梁實秋先生在小品文《罵人的藝術》裏麵總結出來的十條寶貴經驗還是很有價值的。罵人的時候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必須搞清楚對方的身份,代表的人物,以及背後的靠山。這樣才可以權衡要不要罵,怎麽罵?孔記者很明顯計算過要不要罵,但是有待提高的是怎麽罵。

既然提到了罵日本兵,就再說一位民國人物,楊蔭榆女士,也就是魯迅在《記念劉和珍君》裏麵痛罵的北京國立女師大校長。楊蔭榆女士生前為救助同胞也曾當麵怒罵日本兵。可惜她沒有陳先生的那種算計和背景,結果被日本兵槍殺了。現在想起來除了敬佩楊校長的勇氣和膽量,也不禁想問她為什麽不敢罵魯迅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