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吉祥果原創文章《孝道問題再求真》

(2021-07-05 10:16:48) 下一個

孝道問題再求真

引言:
《觀經四貼疏》說,比丘賣三衣換得一缽飯,佛不能消受,父母真的能受?諸位仔細研究清楚,既然《疏》中早已經言明,佛為說法的對象是“比丘”,那就是說,人家說的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的父母,而且是出家人已經受三皈依的父母,不是白衣居士的父母,更不是白衣居士沒有皈依的父母!你一個白衣居士,你也去吃吃出家人賣了衣服買的飯,你去吃吃看?或者你也讓你的父母吃吃看?別說你拿去供養父母,就是出家人主動給你供養僧眾的飲食,轉手施舍給你,你再給你父母,你父母吃了,隻怕要墮地獄,這是《日藏經》明確經典依據的,你去好好去研究清楚,所以,你不是出家人,你的父母不是出家人的父母,他是受不起那個僧衣所換的飲食的,你要搞清楚!還有,《四分律》等律典允許出家人的父母,在父母不能自養的前提下,可以用僧人所受供養中的少分,贍養父母色身,直至父母往生;這些依據,引用了千百年,講述孝道,但是很多人卻不分出家、在家的對象,胡亂使用出處,恐怕不但違背佛陀本意,也違背善導大師當時引證此一依據的本意吧?(吉祥果 2015.10.28)
有信心人,供養僧故,舍施華果,種種飲食,比丘得已,回施於我,我得便食。彼業因緣,於地獄中,經無量劫,

----《大乘大方等日藏經》
下麵就前一段時間,諸位和我在孝道問題上,一些爭議問題,重複再做回答如下:
問題:
《雜阿含經》以及《本事經》,佛都說,禮拜供養父母,生無量福,可是你卻不讚成禮拜父母,對於供養父母,你也是要大家供養父母受用充足,稍加寬裕即可,不能過於奢侈揮霍;看起來,你自認為你自己比佛還高明?連佛的教誨你都要反對?
回答:
1、《雜阿含》《本事》二經所講,禮拜供養父母,生無量福,是佛聖言,當然不會有假;問題是,我問諸位一個深入問題:禮拜供養父母,生無量福,是誰生無量福?是禮拜的子女生無量福,還是被禮拜的父母生無量福?如果這個事情分辨不清楚,隻口口聲聲說生無量福,或者口口聲聲說佛都說可以禮拜,隻怕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在《孝道問題奧秘》一文說的很清楚,禮拜供養父母,生無量福,是子女生無量福,不是父母,這一論點,《賢愚經》以及《六度集經》等大小乘經論,有明確依據,佛陀宿世孝養禮拜父母,最後果地受善報的也是佛陀,而不是佛陀的父母,這些經論,都是非常明確,沒有留下半個字的猜疑空間的。
2、如果一定要說,佛在經中說了,所以一定是尊崇的唯一標準,那麽,這樣的認識過於淺薄,為何?我們來看看,佛在聲聞乘的經典中,對小乘人和初機大眾開許的三淨肉,可是到了《涅槃》《楞伽》《楞嚴》等經,佛陀卻又徹底反對食肉,一處開許,一處徹底遮斷,你來告訴我,是誰在反對佛陀的教誨?再有,在四根本戒中,不妄語是根本大戒,但是在《瑜伽師地論》以及其餘大乘律典中,開許為了利益眾生挽救眾生危難,而說妄語,不但沒有破戒,且生出諸多功德;那麽,請問,不同經典,對不同對象,針對不同因緣,所說的不同標準,請你告訴我,哪一個是佛說的正理,哪一個又不是佛說?
3、關於是不是禮拜父母,供養父母,如何把握尺度的問題,也是如此; 你說《雜阿含》《本事》二經說,佛許可可以禮拜父母,可以生福,我同意,確實你可以生福!但是不代表你父母在生福,一定程度上,這個禮拜供養,對你有利,但是對你父母是不是有利呢?我們自己不好判斷,但是有一部《天請問經》,說的很清楚: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請注意,接受的一方,是失去利益的!而且這部佛經沒有標注“父母例外“,或者“唯除父母”這樣的字樣,這個你就要知道,父母接受禮拜,接受供養,有所享受,享受一份福報就減少一份福報,所以,受用了,就消除了,減少了,失去了,所以,受者名失利。
4、所以,你要說是禮拜,逢年過節,或者某些場合,需要跪拜父母的,自然還是要跪拜,做到這個禮數,禮貌,禮敬,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和禮拜佛陀不同,有的人說,他每天禮拜父母幾百拜,現在有些傳統文化就這麽教的,我說這是沒智慧,我不讚成這麽拜,因為你這一拜拜下去,你的福報是種下了,但是父母的某些福報,拜到你這裏來了,施者名得利,你對父母施禮,你得到利益了,可是父母受你的禮拜,父母“受者名失利”,你忍心讓你的父母一直失利嗎?而且是每天幾百拜的失利?但是拜佛不同,拜佛你每天拜1萬拜,一億拜,也行,越多越好!可是拜父母,隻需要做到上麵說的尺度,就可以,不可大拜特拜,這是愚癡的行為;即便這是按照佛經開許的,這個在孝道中,也隻是佛經中“自利”層麵的孝道,不是利他的,不是利益父母的孝道,也就是我文中說的,有的人孝順父母一輩子,看起來是孝順父母,最後實際上孝順的是自己,為什麽?因為最後受善報的是自己,不是父母!所以,我教給你的孝道,是你也不拜父母,父母也不拜他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拜你,或者你們彼此隻是做到平時禮節上的少許禮拜即可,那麽,你們應該如何禮拜?你們應該全部都去拜佛,統統都去拜佛!這是智慧的選擇,聰明的選擇!
5、所以,你說如果在佛法的學習過程中,學了一點幼稚園的孝道課程,然後看到別人行持大學研究生的孝道課程,都是佛所講的孝道,幼稚園的看不懂研究生的孝道,他就開始四處侮辱研究生的孝道是邪見,是外道,是邪說,這種人何其天真,何其可憐,何其愚癡!


問題:
你說《天請問經》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可是對父母不應該說“施”,應該說“供”,供養父母,怎麽能說施呢?
回答:
如果你是想用“供施”之別,來推翻《天請問經》“施”者的含義,恐怕做不到,首先,我要告訴你,《雜寶藏經》也說過“施父母”,《盂蘭盆經》也說過“施十方僧”,平時我們都說供養父母,供養僧眾,但是經中也有說“施僧,施父母”,由此可知,你是不可能用供、施二字的區別,來推翻《天請問經》的經義的;其次,不管是供養也好,布施也罷,從發心上講,一個對上,一個對下,上供下施,但是不管你是上供也好,是下施也罷,不管你用什麽詞匯,不管你換成何種名義,不管你如何裝點這些詞匯,有一個事實無法改變,不但事實無法改變,這個事實背後的業力關係,你也無法改變,那就是,不管是稱為供養也好,還是稱為布施也罷,一方給予了,一方接受了,這個之間產生的業力關係不會改變,也就是說,供養或者布施的一方,得到利益,被供養的一方,失去利益,這個業力關係,不會改變,不會因為你玩弄一下文字遊戲,這個業力就改變了!當然,這裏不是說,我們不用恭敬心供養,恭敬心還是要的,我們隻是論及業力的本質,不因為名詞的變化,而變化!就好像你去佛具店請購佛像,那佛教傳統說,你們不能說“買佛像”,你們隻能說“請佛像”,這個大家都曉得吧?可是,我不給他錢,店主也不會“請”給我,我給了他錢,他才“請”給我,因此,無論你如何美化這個交易行為,你向對方付錢了,對方才給了你佛像,這個交易行為是真真實實的在法界中產生的,你美化成是“請”也好,美化成是“迎請”也好,這隻是表達我們對佛像的恭敬,這是另外一個層麵的問題,但是這個並不能改變你和店主產生了交易的事實!店主因為售賣佛像,按照《像法決疑經》,他將來五百世中常被人賣,這個果報,也不會因為將“買賣佛像”在名詞上美化成“請佛像”就可以不受!所以,名詞上的變化,不能改變事件背後的業力關係!


問題:
我總覺得,禮拜父母,供養父母,父母是不會減少福報的,因為既然佛經中說了,行孝道要禮拜父母,要供養父母,而佛陀又是慈悲的,佛陀不可能害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拜父母,供養父母,而讓父母受害?
回答:
好吧!既然諸位都是以經典來說,我也繼續以經典來說,我問一句,佛在各處佛經中,都鼓勵大家做財布施,這個眾所周知,你能說佛說的,做財布施,這是不對的嗎?你不能這麽說!再問,你能說,佛說財布施,是要害那些接受財布施的人嗎?也不能!但是《天請問經》就是告訴你:受者名失利!你每次財布施,一定有一個接受的對象,你才能布施出去,對吧?好啊,這裏佛經告訴你,受者名失利!那麽,你能告訴我,是佛要害接受財布施的一方,才讓你做財布施的嗎?或者你能告訴我,是佛要讓某些人失去利益,所以才讓你做財布施的嗎?你一定不敢這麽說,因為佛決然不會有害眾生之心!但是讓你做財布施的也是佛陀,告訴大家“受者名失利”的也是佛陀,你選擇哪一個含義接受,選擇哪一個含義不接受呢?正確的選擇是,二者都接受,讓你做財布施,是自利!從利益自己的角度,讓你做財布施!但是從接受的一方,他是失去利益的,這個佛也說的很明確!孝道的問題,也是這樣,你從自利的角度,禮拜父母也罷,供養父母也罷,這是自利的孝道,不是利益父母的,因為父母接受了,受用了,這個福報就會減少一些,報父母恩的過程,也就是還父母債的過程,也就是父母消福的過程,所以,你既要供養父母,同時又要父母也去做供養,而且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因為後者能為父母生福,而前者消父母福!所以,這不是佛會害誰,不會害誰的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如此,佛讓你供養父母,禮拜父母,這個既是報恩的過程,也是還債的過程,也是消父母福的過程,但是對你自己有利;所以,你是站在自利的角度,行持孝道,還是站在利益父母的角度,行持孝道,所作所為,完全不同!


問題:
善導大師《觀經四貼疏》記載,有比丘賣卻僧伽梨三衣,換買一缽飯,供養佛陀,佛陀拒絕不受,言:三衣乃三世諸佛之幢相,汝賣換飲食,我不堪消受此飲食!比丘躊躇,佛問比丘,父母在世否?比丘答在,佛言:此食可供父母!比丘問:佛尚且不能消受此飲食,我父母能消受乎?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湣仰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敢問師兄,由此觀之,連佛都不能消受得起的飲食,父母都能消受的起,你還說禮拜供養父母,會消減父母福報,可見你是不解如來真實義,對孝道一無所知!由此觀之,父母恩,無論怎麽報都是報不完的,我們無論怎麽供養禮拜父母,父母都是受得起的!無論怎麽供養,父母的福報都是不會減少的!


回答:
1、首先,這裏說,佛不能受父母能受,是因為父母有生養大恩,此德父母具,而佛不具,佛恩雖大,於慧命法身利益我等,但是色身肉身,還是父母生養之恩所得,故而父母能受,而佛不能受,這是從生養因緣上比較的,並非說佛不如父母圓滿;另外,這裏還有重要一句“先教授三皈依,即能消此食也”!可見除了父母恩重之外,另外一個能消受的因緣,就是還存在父母是不是三皈依佛法僧的問題!所以,這一段文字,到處都在引用,但是將能受供養的原因,單純歸結為是父母故而可消受,而將“父母三皈”這一能受的前提剔除在外,這本身已經違背這段文字的本意!
2、不僅僅這段文字,佛在《四分律》等律典中講,出家人如果父母在世,無有自養能力者,出家僧尼,可以十方信眾供養自身的飲食衣物,以少分供養父母,以敬孝養之道,直至父母往生!所以,十方信眾的供養,出家人的父母也能消受一些!但是你要知道,這是因為他生養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出家了!一子出家九族升天,為什麽?因為出家的身體,是父母生養,親族提攜幫助,他才能生長成人乃至出家,故而其出家功德,親族尤其父母付出極大,故而一人出家,九族沾利益,曾經為此人有所付出的親友,都得到超度,都得到他的出家功德的一部分,就是這個道理,有的法師一出家,俗家的親屬就發財,海濤法師的哥哥就這樣,你知道為什麽嗎?就是因為出家的福報,以前出家前對這個出家人有所護持的人有所付出的人,各依付出多少,各自沾到福報的原因!出家人的親屬,過去現在墮三惡道的,因為這個人出家,他也得到超度,就是這個原因!
3、上麵我們論述了半天,一直反複提到兩個字“出家”!諸位辯論來辯論去,卻根本不注意,《觀經四貼疏》列舉的案例中,明確指明佛為說法之對象的身份是“比丘”,那也就是說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尚且連沙彌、沙彌尼,實叉摩那都不是,更何況會是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另外,《四分律》等律典中,十方信眾的供養,出家人的父母如果沒有自養能力,他也可以受一份,賣了僧衣買的飲食,佛不能受,父母也能受!但是你需要先搞清楚,你列舉的經典依據,以及我提及的經典依據,能受得起的是誰?人家是出家人,受得起的是出家人的父母!不是白衣居士的父母!你不要小看“出家人”三個字,就是因為人家出家了,父母沾得子女出家的福報,所以出家人的父母受得起一些!你一個白衣居士,你憑什麽讓你的父母受得起?你沒有出家,你的父母沒有因為生養因緣而沾得這種出家得利益,你的父母憑什麽受得起?你是在家人,如果哪個出家人自己把僧衣賣了,然後買了飲食,然後拿這個飲食轉施給你,你拿去供養你父母,隻怕你父母要墮落地獄!我說的對不對,你好好去讀《大乘大方等日藏經》;所以,你先搞清楚你自己的身份,你是白衣,你是居士,你是優婆塞優婆夷,你不配有出家人的那種福德,你的父母也不配有出家人的父母應該有的那種福德,除非你也出家,否則你的父母沾不上那種福德,他就受不起僧眾的財物!所以,引用經典,先看清楚,人家說的是誰,是什麽身份!別弄巧成拙,自害害人;說某些人自害害人,還真不是貶低誰,因為《大方等日藏經》說的很清楚,受用出家人轉施的僧眾財物,受用者墮地獄;所以,很多人都在吹噓自己是“已解如來真實義”,別人是"不解如來真實義"!隻是諸位把這麽通俗的經典都解錯了,將出家人的父母,和在家人的父母,混為一談,大談特談“一缽飯,佛不能受,而父母能受”,卻不曉得人家特指的是出家人的父母,而且是出家人已經受三皈依的父母,而不是在家人的父母!所以,一段佛經,如果沒有真實知見的人來解釋,依靠諸位這樣的水平以訛傳訛,一定是要害人的!
4、關於受得起的問題,是子女欠父母的恩德,在子女報恩期間,恩德沒有報償完畢,換句話說,欠父母的沒還完,沒還清,在這個前提下,你的供養,的確父母受得起。受得起,也要有個前提,就是說,你欠我100萬,你現在還了我5萬,我當然受得起,你還我10萬,我還受得起,你還我50萬,我也受得起,因為欠債還債,天經地義,我當然受得起。問題是,100萬都還清了,也就是說,報恩報完了,也就是說《五苦章句經》說的父母子女之間的那個“欠債還債、報恩報仇”的關係,報完了,還完了,這時候,你說什麽叫受得起?所以,關於你說的,父母的恩德是報不完的,是的,的確佛經是這麽說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佛說還不完,是從父母恩德對我們太大了,這個角度,說的還不完,而不是說永遠還不完!


5、如果說子女欠了父母恩德,永遠還不完,父母享受子女供養,一點也不會因為享受消耗父母福報,那麽請問-----諸位生育子女,豈不是害死自己子女了?因為子女生生世世都還不清你的恩德?反之,修福太簡單了,隻需要多找幾個老婆多生幾個孩子,孩子多了,欠我多了,我享受他們福報是享受不完的,享受了也不減少的!有這樣的美事嗎?別的福報享受了減少,享受子女供養,不減少福報,永遠享受不完,所以,多生孩子少種樹,福報永享萬千秋?


6、如果子女對父母這個業債永遠還不完,報恩永遠報不完,報了恩父母福報也不減少,《五苦章句經》說子女父母相聚一家,是因為報恩報仇,欠債還債的,你怎麽知道做子女的,前世不是自己父母?做父母的,前世不是自己子女?再問:一切眾生聚散,皆隨業緣,互相負欠的業緣存在,就聚會一家,互相負欠的業緣報完了,就生死兩邊,陰陽兩隔,或者分手,不一定再為一家,如果說永遠還不完,豈不是永遠都是一家人,你們見過永遠都是一家人的嗎?永遠不離散的嗎?如果你沒見過,如何信誓旦旦說父母恩德永遠報不完,還不完?既然有離散,沒有不散的筵席,就說明有還完的時候;就說明父母受用了子女的供養,也會隨著報恩減少福報,因為彼此的業債是逐漸償還逐漸減少的!


7、如果說永遠還不完,《楞伽經》說,一切眾生,莫不曾做我父母;如果按照諸位所說“父母受用子女供養,福報永遠消耗不盡,永遠還不盡,永遠受得起”的觀點,說一個難聽的、但是又絕對可信的推理:豈不是諸位,都應該供養我?因為既然依據《楞伽經》知道,你不是也做過我子女嗎?而你又認為做了人子女,報恩永遠報不完!你們承認嗎?如果承認,你們現在應該好好供養我?因為你們還沒還完我的債呢?還沒報完我的恩呢!?這個債是還不完報不盡的,享受也不減少的?話說的難聽,但是邏輯不就是這樣嗎?從這裏推理,你說是還得完,還是還不完呢?是享受了也不減少?受用了也不消耗?經典聖言量確認,我做過你父母,而你又認為,你沒報完我的恩德,那你就現在趕緊來報恩,先把你的家產全部供養給我!如果這樣也報不完,把你一切都供養給我,給你過去的父母-----我!你試試看!願意不?所以,有些人理論上牛皮吹的比天大,到處忽悠人,但是到了現實中真正需要實踐的時候,都是虛偽到家的!既然承認報不完,我等諸位來報恩,如果沒有一人來,我信諸位是騙子!諸位並不認為報不完!你一定會私下罵我說-----我他媽又不欠你的,我憑什麽供養你?老娘又不欠你的,憑什麽供養你!你別笑,你比這種人,強不到哪裏去,是一流貨色!隻不過你們比這些人虛偽一些罷了!人家罵的難聽,但是說的真話!你們說的好聽,但是你們在撒謊!笑話說完了,一笑了之,但是你應該會明白:既然你不欠我的,那就說明報完了!欠父母的,會報完的,不會報不完!


8、如果說世界上存在一種----永遠報不完的父母恩德,父母受用子女財物永不消減的福報,豈不是父母一旦為子女付出之後,這個福報就變成了“不增不減,隻生不滅”的福報?換句話說,豈不是違背了“諸行無常”的真理?這個福報居然變成了“恒常不變”的福報!?因為你這個子女於父母之福報,受用不減,消耗不變?難道除了證悟無生法忍之後得見法身,是常住不變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恒常不變”的第二個東西?“諸行無常”的決定真理,豈不是被你這“不減少、不變異”的福報推翻了?這麽常見的邪見,稍微一思維,都知道不成立,可是很多人還在苦苦堅持這種見解,真是可憐!


問題:
你說禮拜父母,會消除父母福報,還說禮拜過程中,發生什麽和禮拜對象之間“上傳惡業,下載福報”,我覺得你這是地地道道的邪知邪見!佛都肯定的,要禮拜父母,你都不能奉行,難道不是邪知邪見嗎?
回答:
1、佛說了“布施波羅蜜”,但是沒有說“受施波羅蜜”;佛說了“禮拜父母生福”,沒有說“父母被禮拜生福”!所以,你隻知道佛說了,但是你不懂佛說的是什麽!所以,諸位口口聲聲“願解如來真實義”,將佛經解釋成這樣,還拿著佛經當擋箭牌,給自己做遮羞布,真的看上去很可憐;
2、禮拜父母,禮拜僧眾,禮拜佛菩薩,或者禮拜其他眾生,禮拜皇帝,不管你禮拜誰,隻要對方接受,有一個接受你禮拜的對象,他受用你的禮拜,那麽,你和你的禮拜對象之間,一定發生“上傳惡業,下載福報”,你禮拜父母也是一樣的,隻是在你報恩沒有報完之前,你禮拜父母,隻是處於報答狀態,父母暫時不背業,但是是消福的,你拜一拜,父母就消一點福,拜的愈多,消的福報越多,你也就報的恩越多,你也就還所欠下父母的業債越多,但是逐漸,這個恩報完了,業債還完了,父母福報享受完了,這個福就沒有了!所以,我不讚成禮拜父母,我給你的智慧建議是------你的父母,你自己,你的子女,一起去拜佛,你們都拜佛,你們之間,不必互相禮拜!因為佛有足夠的福報供你下載,佛也有足夠的能力背負你上傳的惡業!但是你們親屬各自之間,互相禮拜,不過是賺了一個,虧了一個的關係,利了一個,害了一個的關係!不管你信不信,本質就是這樣!父母子女之間,也不例外!
3、禮拜的時候,發生上傳惡業,下載福報,不管你禮拜對象是誰,是佛也好,菩薩也好僧眾也好,父母也好,其他一切九法界眾生也好,隻要他接受你的禮拜,一定和你之間,在禮拜的時候,發生這種業力轉移的現象!你說你不信,那是你正眼未開!《涅槃經》說的很清楚,凡夫肉眼不能識別真假!《地藏經》說,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你拜佛生福,拜父母生福,你那個福哪裏來的?就是從你禮拜對象那裏來的,他的福不到你這裏來,你生什麽福?你拜佛滅罪,拜菩薩滅罪,拜八十八佛滅罪,你以為你那個罪業,憑空沒有了?告訴你,一切業因不失不壞,業緣和合終歸受報!但是你拜佛,你因禮拜,你的業力就可以轉移給佛菩薩替你代受,因為你的業力轉移了,所以你拜佛消業!你以為不依靠佛,你自己就有本事把惡業拜沒了?有的人說,是心是佛,隻要心中有佛,一切草木石頭都是佛,所以,消業是自己的心的作用,哦,是嗎?那你有本事去拜一塊石頭,看看消業不消業?八十八佛懺悔文,改成禮拜八十八快石頭,你看看行不行?所以,有些人大言不慚,高談闊論,卻對禮拜背後的深密因果,毫無所知,又不肯聽信他人真言,實在可憐!即便是心是佛,你也要真的將八十八塊石頭,當成真佛,才有可能拜出八十八佛懺的功效,如果你還當是八十八快石頭,你再拜也不會消業,不然的話《藥王藥上經》《決定毗尼經》直接讓你拜八十八快石頭好了,何必讓你拜八十八佛!?
4、我說建議你不要拜父母,讓你們幾代人一起,都去拜佛,這樣你們一家人互相之間都不吃虧,讓佛接受你的禮拜,請佛來吃這個虧,因為佛的福報太大,你拜走一些,對佛來說,不存在問題!上傳惡業佛來背,對佛來說,也不是問題!但是一些愚癡之人,對這種深入的孝道,居然到處譏諷謾罵,卻不曉得,這是最智慧的做法,所以,大概這一類人沒有什麽智慧,這一類人的父母,也沒什麽福報,所以,這一類人的思維,不可能扭轉到我所提倡的論點上來!很多人愚癡到何種地步,他不曉得佛菩薩要他供養,禮拜,洗浴,造佛像,修佛寺塔廟,不是說佛菩薩需要這個,是你需要,我需要,是我們凡夫需要,我們對三寶做了這些付出,三寶要替我們背負業力,三寶的福報會轉移給我們,三寶是自己吃虧,自己受損,來成就我們的,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以為三寶需要這個,《法華經》觀世音菩薩示現不受供養,就是這個意思,不需要你的供養,你的供養佛菩薩受了,佛菩薩從因果上講,自己要吃虧的,但是釋迦佛勸觀世音菩薩,你要憐憫無盡意菩薩,憐憫四眾,接受供養,然後觀世音菩薩才接受,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佛菩薩接受供養,接受我們做的這一切,是佛菩薩可憐我們,憐憫我們,慈悲我們,才接受我們供養,佛菩薩自己吃著虧,接受我們供養,是因為佛菩薩要救度我們,但是我們不做這個供養,不做這些付出,沒辦法和佛菩薩結緣,佛菩薩也沒辦法下手幫我們,所謂無緣不度,所以,一切都是因為佛菩薩憐憫,慈悲我們,他們吃虧接受我們供養!很多人,把這個事情,始終領悟不透,他始終不知道,給予的一方,是得到利益的,接受的一方,是失去利益的,尤其是法布施之外的其餘布施,一定是這個同理!很多人不懂!也不肯接受!
5、那你一定不聽我的勸,一定要說,哦,禮拜父母是對的!佛經都說了,要禮拜父母,你一定參不透我給你說的這些,自利的孝道、利父母的孝道,深入的孝道,淺薄的孝道,近的孝道,遠的孝道,究竟的孝道,不究竟的孝道,如果你參不透,你說,禮拜父母是對的,那麽,我也說了幾十次了,在某論壇爭論過很多次了;你暫時先別拜你父母,你先讓你自己的子女,先禮拜你自己,每天拜上1000拜,先拜三年,然後你回頭來對大家說,禮拜父母是可以的!為何?既然你相信禮拜父母,父母不會損福,父母不會背業,那麽,很簡單啊,你也是你孩子的父母,反正拜你也不損你的福,拜你你也不背孩子的業,那你就讓你孩子每天拜你1000拜!一直拜下去!你能這麽做,你敢這麽做,算你真有種,算你真不信我說的!算你真反對我!所以,我看了你們在論壇對我的恥笑謾罵,我覺得你們很可憐,太可憐了,為了一點口舌之利,爭強好勝,但是卻又見識淺薄,以一點井底之蛙一樣的見解,用自己小學生的孝道,去恥笑大乘的利益父母的孝道,真是可憐到家了!如果你不敢讓自己子女天天拜自己1000拜,別說拜1000拜,你恐怕拜幾拜都不敢讓子女拜!既然你不敢,你裝什麽虛偽到處說要人如何禮拜父母?北京人說,人前裝大爺,背後當孫子,這裏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人前裝大爺,人前裝大德,背後當孫子,在人麵前,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嘴巴比煮熟的鴨子嘴巴還硬,忽悠起大眾來,真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到了背後,當孫子,表裏不一,人前人後不一樣,兩麵三刀,人前說人話,背後說鬼話,你們就是這種人,虛偽之極!你說你不是這種人?既然你不是這種人,就讓你子女每天拜你1000拜,你不敢每天讓你子女拜你1000拜,卻又說別人拜父母父母不會減少福報?你不敢讓你子女拜你自己,但是你卻敢讓你自己禮拜父母?自私到家了!你心裏麵隻有你自己,因為你行持的,都是自利的孝道,不是利他的,不是利益你父母的,更不是利益子女的!你要讓你祖孫幾代人,都得到利益,既能完成利益父母的孝道,又能完成子女的利益,又能完成自己的利益,隻有一個方法,你們幾代人都去拜佛,你們親屬幾代人之間,不必互相禮拜,即便禮拜,也隻是平時禮儀上,有基本的禮拜禮節恭敬,就可以了!我知道說這些話,很多人不服氣,或者是嘴上不服氣,心理服氣,或者是嘴上心理都不服氣,但是好好想一想,我曉得某些今天恥笑我的人,再經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經過多少年之後,始終還是要接受我的觀點,因為因果的真理,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
問題:
師兄,你回答問題過於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是不是不好?還有,自古以來,高僧大德說法,言辭巧妙柔軟,聽聞之人,莫不歡喜,為什麽你不能學學他們?
回答:
首先,我說說,現在佛教圈子,很多流行的所謂功德,或者所謂修行方法,在實際的效果上,哪一方得利益,哪一方失去利益,哪一方有利益,哪一方沒有利益,現在很多人是不明白的!不客氣的說,很多修行多年的人,居然稀裏糊塗!我也在這種渾渾噩噩之間,消耗了我自己19年青春,但是19年,讓我一點一點的成熟起來,知道這裏麵,哪些東西有效,哪些無效,哪些對誰有效,哪些對誰無效,對哪一方效果大,對哪一方效果小,這些我明白I了!我不願意再糊塗下去!僅僅因為為母親延壽的事情,我就在現在大家所奉持的這種渾渾噩噩的、流行的修行方法下修行,自以為奉持了十幾年的是孝道,結果差點失誤了母親的生命,後來一點一點領悟下來,才明白孝道的深淺遠近,自利利他,究竟不究竟,也因此挽救了母親,幫助母親修福延壽成功,通過此事,以及通過我19年的經曆,讓我明白了非常多,而且非常深入的問題,不僅僅是孝道,還包括回向,還包括淨土修行,還包括施受原理,各種奧秘,因此悟入;我所有講給大家的東西,全部是用自己的青春,心血,近二十年介入他人因果的一次一次的生不如死的體驗,以及自己內在的實證,結合佛經依據,逐步悟入的!這和諸位翻幾頁佛經,高談闊論,紙上談兵的,不是一回事!或許這些話有些誇耀自己,但是這是實情!我走過很多彎路,不希望很多人再走彎路,我因為追隨流行的孝道,險些失誤了母親,我不希望諸位再失誤你們的父母!我吃過虧,我不希望你們再吃虧! 所以,我急切的想讓你們知道,我要給你們的這些東西的價值,但是,這些我用自己心血青春和生命換來的東西,卻遭遇的是諸位如此淺薄的謾罵,諷刺!我的言辭針鋒相對,就是因為諸位的問題有針對性,一個醫生下藥,如果不對症下藥,施舍非藥,豈不是害死病人?所以當然是針鋒相對!你說我毫不退讓?我沒法退讓,我退讓一步,你們的父母,包括你們的子女,包括你們自己,失去大利益,或者一方得利,其餘幾方失去利益!我進一步,我不退讓,我想至少有幾個人逐漸明白過來,會給自己給父母給親人,帶來真實利益!我怎麽可以退讓!?
至於你說的言辭不柔軟,言辭過激,我隻想說,真的十幾年來,陪伴我在各個佛教論壇的人,應該知道,我並不對所有人言辭過激,我對真真實實是為了佛理的,真的是為了弄明白佛理的,我都很客氣,很恭敬,甚至對方如果對我不客氣,我都對對方恭敬,客氣,而且探討問題的時候,我都是非常用心,對對方非常真誠!但是對於一些胡攪蠻纏者,或者一葉障目的偏見者,或者性格偏激不肯多角度思考問題者,張口閉口譏諷他人謾罵他人而自己又毫無道理者,爭強好勝但是卻不能就理論理者,對這一類人,我是毫不留情的!所以,你不要拿我和什麽大德相比,我沒那個資格!
其次,關於你說的大德說法,柔和善巧的為人說法,就一定會讓聽法者“莫不歡喜”,這種說法恐怕言辭過於誇張,不是事實!至少有我們知道,釋迦佛說《法華經》,數千人退席,你說佛說法善巧不善巧?柔軟不柔軟?佛如此言辭柔軟善巧,還有人退席!?還有,佛一說法,魔王波旬和他的魔族眾生,馬上痛苦之極,一點也不歡喜!所以,佛也沒做到你說的這種“莫不歡喜”,平時我們說的莫不歡喜,隻能是一個讚歎詞,客氣話,但是不一定是事實!既然佛說法如此,曆代大德就不用說了!更何況我這種淺薄之人,有什麽德行,能讓別人一聽我的,就全盤接受!?


吉祥果
2015.10.28
孝道真相及孝道奧秘精要:

真正的孝道是什麽?有人說供養父母,隨順父母,不違逆父母,給父母最好的享受,這是最好的孝道嗎?這不是!最好的孝道,一則是勸父母學佛、斷惡修善;二則,是讓父母付出資財或者體力自己去修福,而不是隻讓父母享受,或者隻是子女回向父母;享受是消減福報的,布施才能增長福德,你必須清楚這一點,《天請問經》說的很清楚,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你不能永遠讓你的父母成為一個接受供養的失利者,你要孝順父母,必須讓父母成為一個布施者,付出者,成為一個得利者,因為隻有布施供養,才能生福,而享受受用,是消減福報的,這一點諸位必須明確。可惜現在的人,隻知道供養父母,不知道讓父母也去做供養,這就是沒有搞清楚因果規律以及施受原理,才導致如此,父母享受太過,福報享受完了,一樣三惡道受苦,因果規律並不因為是父母就發生改變。所以,為父母積累福報,是孝順,如果一味隻知道供養父母,而不幫助讓父母也去參加供養,那麽,我說的難聽一點,這不是孝順父母,這是你在孝順自己!為什麽?因為你以父母為福田供養父母,是你自己在修福,將來享受福報的是你自己,不是父母!所以說你孝順的是自己!話雖然難聽,但是是真理!如果不信,可以看佛經:《賢愚經》中,佛陀說自己宿世因孝順供養乃至身肉濟養父母,因此福故,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佛又於《六度集經》中說:“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那麽諸位看看,佛陀宿世如此孝順,但是最後得到善果的是誰?是佛陀自己!並不是佛陀的父母得到這些善果!至於佛陀成道以後,回頭救度父母,這又是另外一個層麵的問題,但是就孝順供養父母而言,得福報的是我們自己,不是父母!這是明確的經典依據!你要讓父母得利益,你要行持真孝道,必須讓父母學佛,如果不能學佛,也要讓父母出資修福!所以,你不能在形式上做的看起來是孝順父母,但是果報上,做成是孝順自己!

那麽是不是說,我們因此就不要供養父母呢?也不是,父母必須供養,這即是佛陀的要求,也是世間倫理的必須,也是報恩之必須,既要給予父母相對比較好的各種供養利益,但是又不適宜給予父母過於奢華過於揮霍過於貴重的受用,雖然這麽做,對我們自己有利,因為我們以父母為福田修了利於我們自己的福報,但是父母受用了,這個福報就從父母那裏消減了,因此,我們既要保證父母各種受用全麵具足,稍微寬裕,同時又不宜讓父母受用消耗福報太過!如此即可,那麽,剩下的精力幹什麽?那就是勸父母學佛,或者有些父母怎麽勸都不學佛,是什麽原因?因為父母宿世沒有和佛法僧三寶結緣,所以,現在你取父母資財幫助造像齋僧修造佛寺塔廟,幫助父母和三寶結緣,將來他才有學佛的可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訣竅!或者你要想讓父母未來得到持久的福報,必須讓父母付出資財或者體力,去布施修福,這樣才是成就父母,如果能勸父母徹底學佛,那是世間出世間最圓滿的孝道了!比如《不思議菩薩所問光經》說: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又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說: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所以,孝道不是說讓父母徹底的享受,而是法布施引導父母學佛,如果不能完成此種引導,至少也要取父母資財幫助父母修福,哪怕偷偷的取一些父母的資財幫助父母不知不覺中修福,在大乘菩薩戒,也是開許的,不犯偷盜戒;既幫助父母和三寶結緣,同時給他修了這些福報。這個遠遠超過你修福給父母回向,那個回向有意義,但是意義不大的,因為你用自己錢財修福,回向父母,那個給父母得到的利益很可憐,很小,父母得到不會超過七分之一,這些問題,《地藏經》早就說過,我不必多說;但是你取父母資財修福,父母得到最多最圓滿,如果能讓父母發心自己出資去修福,那就更圓滿。

我是倡導子女一輩子要盡量取父母資財幫助父母造佛像、飲食齋僧、放生,印經,修理佛寺塔廟,這幾種福德,是我重點提倡的:甚至不學佛的父母,僅僅因為你取父母資財造像,父母和佛菩薩結緣,甚至這輩子或者未來生世之中,他們會因此結緣而迅速學佛成就,這就是結緣的奧妙;而且,僅僅因為取父母資財造佛像,甚至父母去世以後,被所造像之佛菩薩引導到往生佛國淨土,或者天界,這種記載曆史上很多。所以,我重點提倡造像,還有前麵說的幾種,有這幾種福報,父母現生來世不會餓死,飲食會具足,住房會具足,智慧會增益,健康壽命會有利益,而且這幾種福報利於父母和三寶結緣,利於其現世來世之世間出世間利益!所以我重點提倡這幾個,法門有八萬四千,但是利益父母,抓住這幾個要點,就不會失去大利益。所以,同樣是孝道,孝道有深、有淺、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利、有害、有究竟、有不究竟、有利益父母,有利益自己,關於孝道,你真的能明白多少?

希望此文,對於有誌於圓滿孝道的佛子,做一個拋磚引玉的啟發!

吉祥果
2015.05.30

原文鏈接 http://www.jxgu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4&extra=page%3D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