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食客

同城食客與所有朋友同享
個人資料
正文

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向冒牌博士開炮 戳習近平心窩子/轉載/有人敢戳,總是好事

(2019-04-08 09:19:27) 下一個
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向冒牌博士開炮 戳習近平心窩子/轉載/有人敢戳,總是好事
自由亞洲 
本月一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建議公開中國大陸上所有博士論文以辯真偽,立刻被外界認為是劍指習近平。一家網絡媒體以《北京教授向冒牌博士開炮 劍指習近平 來頭太大了》為題報道說:在一則4月1日轉發的微博中,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建議,應清查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博士論文,他說“現年60歲左右的博士們,他們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公布,授予他們博士的單位也不允許其他人去查,不知是根據什麽規定?”楊帆建議,中國社會科學院,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要承擔取消假學位的責任,法院也應該受理這樣的訴訟,“要允許公眾去自由查閱所有的博士論文,依靠群眾進行檢舉”;“這些二三十年前的博士們,許多人早已身居高位,撈足了利益。” 楊教授指出:“不懂存量,就不能禁絕增量,不公平的事情,在曆史,人心裏,總是站不住腳的。”楊帆呼籲說:,“所有的論文都是公共產品,是獲得個人升遷的重要條件,絕對不可以有造假”,“所有博士論文,必須在教育部‘知網’等網站公布,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應公開所有博士論文,允許公開查詢,複製,不得為他們保密,保密就說明有鬼。”
 
楊帆此言一出,北京知名學者榮劍立刻發表評論:“中共現在有兩個不敢公開,一個是財產不敢公開,一個是博士論文不敢公開。可以斷言,凡是當官期間獲得的博士學位,十有八九是找人代筆,那個代筆的十有八九是抄別人的或抄自己的。因此,隻要審查博士論文,肯定露餡。楊帆建議審查40年來所有博士論文,打死他們也不敢實行。官員博士論文已成了國家機密。”
 
不久前剛剛在我們自由亞洲電台和網站上刊發並播出的《翟天臨事件又戳了習近平的心窩子》,以及在此之前的另外一篇文章《習近平靠錄音磁帶“修成”“法學博士”》都已經介紹過,其實習近平的法學博士學位及論文自從他還是國家副主席的時候就開始廣受質疑,兩年多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專文再次推動此質疑之聲浪,文章甚至認為習近平上台之後打壓網絡和微博就是始終擔心網絡和微博的力量有一天會涉及到他的學曆問題。該報道說,“因為習近平自己高叫反腐, 但上台之後卻從沒有談到文憑和學曆反腐, 他自己在此問題上心虛。“該報道文章作者所以報導揭露習近平博士學位問題,因為他們已拿到習近平博士論文的複印件;而網上隻能查到習近平博士論文的500字介紹, 檢索不到原文。從學術角度講,這篇長達161頁的論文不但漏洞百出,且缺乏原始調研結果,很可能是綜合官方調查報告和外國研究成果後,由專人以馬列主義理論詞匯合成。中國已建立“博士論文檢索係統”,但習近平的論文就是不進入這個“係統”,這本身也說明“習主席”可能心虛(不是謙虛),知道自己的文章是 作弊的。
 
所以,如今楊帆一句“保密就說明有鬼“,絕對會令習近平本人及所有政治打手們一致認為是直接針對習近平的再明顯不過的”高級黑“。
 
說起來,筆者本人可能是最早在海外介紹楊帆其人的。中國大陸的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曾出版了一本書叫《共和國的第三代》,作者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楊帆。此書出版的次年,筆者即在《中共太子黨》一書中介紹了楊帆的這本書和他與薄一波家庭的親密關係。
 
日後楊帆自己曾向就文革問題采訪他的香港記者詳細炫耀過自己的“紅二代”資曆:文革爆發時正在北京著名的四中讀初中,與劉少奇的兒子劉源、薄一波的兒子薄熙成是小學和中學同學。上山下鄉期間到山西插隊,後病退回城失業兩年、工廠八年。 1977年在恢複高考以後,26歲才重新上大學,直至經濟學博士。當時的一家香港報刊介紹楊帆說:楊帆從小是學習尖子,“我智力特好,學習拔尖,出身也好,又紅又專。”他跟劉源、薄熙成從三歲一起上幼兒園,小學一起上北京實驗二小,中學一起上景山學校,三人一直要好,直到初二時中斷學業上山下鄉,“劉源家最慘,死了爸爸;薄熙成死了媽媽。”而對楊帆來說,最大損失是中斷學業。在當時四中實驗班,楊帆兩年學完三年數學,如果順利,應在十七歲左右上北京大學或者公派法國留學。“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這場文革,我應該在二十六、七歲成為留洋博士,結果這一耽誤就是十年,二十六歲才重新回到學校上大學,可謂深受其害。”楊帆自稱。
 
楊帆當時撰寫和出版《共和國的第三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從政治上捧紅他的同學和發小薄煕成。楊帆在《共和國的第三代》裏把薄熙成、劉源等人寫成了“第三代”人裏的政治家,而把許多知識分子和平民出身的“第三代”人寫成了思想家和企業家,並引用薄熙成的話,要“殊途同歸”,使這所有“第三代”人重新形成共識。
 
早在一九八九年四、五月間,薄熙成先後兩次在北京燕京飯店請了二十多位中、小學同學吃飯,楊帆均都到場。當時楊帆即表示要為薄熙成寫一本書,這就有了後來的《共和國第三代》。楊帆在書中闡述他的理論說:“二十年前的幹部子女和知識分子子女、平民子女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說,已經轉化為新興政治家、思想家和企業家的關係。新一代領導階層有必要達成共識,特別要處理好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在中國曆史上,長期出現‘貴族化’和‘儒家化’的鬥爭,而社會的最終穩定,是成功地用平等競爭的科舉製,把知識分子吸引到統治階級方麵來,這就擴大了政權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
 
楊帆在書的前麵還說,以薄熙成所說的“殊途同歸”為題,“也就是今天這本書的由來”。
 
不過就在楊帆的這本書出版後一年多,薄一波子女們便進行了重新分工,一度仕途比薄煕來更早看好的薄煕成因為學曆不高,又不願意象習近平一樣“在職讀博“所以及時下海,政壇發展的重擔全家一致認為應由兄弟姐妹裏學曆最高的薄煕來承擔。
 
正如當時的北京政界所傳說,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召開之前,鄧小平,陳雲,薄一波等政治元老們已經就“一家出一個副部級”達成私下協議,故薄家既然出了薄熙來這位當時的副部級,薄熙成就需要麵臨“柳暗花明”的選擇,總之是自稱不圖“名、利”的薄熙成終於在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前後公開宣布放棄了政治名望的追求,轉入商海,追求商業利潤去了。當時,薄熙成曾解釋自己棄官從商的理由:“高幹子女不一定非要守在從政這一條路上,尤其是中國全麵走向市場經濟的今天。”
 
薄煕成下海後,楊帆的吹捧目標也從薄煕成變成了薄煕來。薄煕來主政重慶期間,曾經有一本《重慶模式》出版,楊帆是三名作者之一。曾自我介紹說“我是《重慶模式》一書第二作者和主要策劃者。我們的書肯定重慶前三年成就,意見方麵,是以積極的建議和規勸方式提出的“。按照該書另外一位作者蘇偉的說法:” 作為著名經濟學家的楊帆,可以從更深的根源挖掘‘重慶模式’的內涵,從更高的層次分析‘重慶模式’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
 
楊帆為中國經濟出版社所寫的《重慶模式》一書的序言取標題為《 中國發展的新起點、新轉折與新模式》。文中吹噓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偉大,原因之一,正在於她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將西人常以為截然對立、國人也多以為如風馬牛的對立麵結合起來、統一起來,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如今,中國共產黨又創造性地開始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統一起來。’重慶模式’,就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得比較好的一個模式,是共產黨組織將自己的本性保持、發揚得比較好,而社會活力也比較充分迸發的一個模式”。
 
” 曆史唯物主義認為:曆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但作為人民群眾的代表,傑出人物對曆史的發展也起著獨特的巨大作用——雖不能決定曆史本身,卻能決定曆史事件。因此,說到“重慶模式”,就不能不說到帶領重慶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和3200萬重慶人民創造出這一新模式的重慶主政人——薄熙來。“
 
“薄熙來是我們黨、我們國家很少的‘個性官員’之一。為什麽‘個性官’”少?從曆史上看,是由於受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儒家要求所有的官員都要遵禮教、守禮製,因此,官員的個性都被“吃”得幹幹淨淨,這是曆史基因,也影響著我們現在。從現實上看,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講究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這是共性。這本來是黨性的要求,但是這個共性與人的個性也形成一對矛盾,絕大多數官員的個性都被共性淹沒。薄熙來,則是把和共產黨人的共性和傑出人物的個性結合得比較好,並統一到較高黨性的我黨高官之一。個性突出,不管在何時、何地,自然都會有爭議。但人的個性的自由而充分發展,這本來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是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方向、一個本質、一個追求,又能與黨性統一起來,對黨,豈不是黨之大幸;對人,豈不是人之大幸!“
 
從如上對“重慶模式“和薄煕來本人的狂熱吹捧內容看,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位楊帆對薄煕來的倒台一直都是懷恨在心。
 
薄煕來被“審查”後不讓,薄煕成即發出短信給包括楊帆在內的政商學者朋友說:“薄熙來案已經被中央做實,大家各自保重,不必再努力。”
 
五年前本專欄曾播發和刊登過《習近平自幼就敬畏薄熙來的故事》,說的是薄熙來受審之前筆者即已經收到過一個關於薄熙來、穀開來和王立軍之間“友情互動”的“段子”,說的是王立軍被中紀委和國安部收押之後交待了大量薄熙來的“政治罪行”,其中之一就是他當麵阿臾習近平卻又在背後詆毀和貶低習近平,具體內容是薄穀開來曾親口告訴他王立軍,說薄熙來問穀開來:“習阿鬥要君臨重慶了,你是不是也要見一見?”
 
薄熙來打小就看不上習近平的說法,筆者早在習近平還在福建當地委書記時即已經聽說。當時是因為筆者的一本《中共太子黨》招致讀者反饋無數,其中之一就是一位“太子圈”內的人士親口向筆者講述的自己沒有哥哥的習近平小時候是隨著薄熙成和薄熙寧稱薄熙來為“二哥”的,自幼喜歡踢足球的習近平被全家逐出中南海之前的慣常玩伴是薄熙成和薄熙寧,而對當時身材也比他習近平高出一截的薄熙來隻有仰視的份兒。幼時的敬畏決定了日後的習近平一旦被薄熙來“輔佐”,肯定就真得成為“阿鬥”了。
 
《習近平自幼就敬畏薄熙來的故事》刊發於2013年8月,次年即2014年4月,楊帆在接受海外《大事件》雜誌專訪時說: “以前,確實是這樣,他們都奉薄熙來為二哥。原來的薄熙來、習近平、王岐山,俞正聲、劉源這些人確實是存在相當密切的關係。從我對他們的瞭解看,他們確實有想挽救黨國的意思。實際上,薄習之間也沒有什麽大矛盾。”
 
如此說來,如今楊帆公開聲稱不敢公開博士論文“就說明有鬼“,明擺著就是在叫板習近平,誰叫他習近平對自己當年的二哥薄煕來不仁不義來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